【全面建设清廉晋城】卫恒:克己奉公 实事求是

卫恒(1915-1967),陵川县沙泊池村人,出生贫苦农家,师范毕业后到马庄、双泉村小学教书。23岁投笔从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调任太岳区农救总会主席,在沁县故县镇亲自抓典型,成为太岳区开展减租减息运动的一面旗帜。1943年9月,出席晋冀豫边区党委第一次党代会,并被选为出席延安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七大”后调任中共太岳区党委委员、区委秘书长,1952年4月调任中共山西省委工作,升任代省长、省长,并被推选为全国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和二届、三届全国人代会代表。

讲究实事求是,是卫恒最大的闪光点。1958年之后,以全民“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灾难。山西全省粮食只剩下“铺底粮”19万吨。身为省长的卫恒如坐针毡。他带头节衣缩食,与父老乡亲们共渡难关。通过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写出报告,如实向省委反映了基层的困苦情况,并建议放宽自留地政策,开放集市贸易,恢复供销社和手工业合作社生产,加大“按劳取酬”在农民粮食分配中的比重。这些对后来山西农村经济的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卫恒克己奉公、质朴守真的本色,一生未变。1965年6月,卫恒担任中共中央华北局书记处书记、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他更加注意发扬民主,倾听各方面的意见,从不大权在手,独行独断。凡能自己动手干的都不让他人代劳。除大型会议报告外,一般的讲稿和文章,都出自他的手笔。由于长期工作的过度操劳,他身患胆结石等多种疾病,有时肚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别人劝他去动手术。他却说,动一次手术,要花好多时间。现在这样忙,哪能离开呀!

他省吃俭用,穿的是补丁衣服补丁鞋,却乐于助人,对下级常常解囊相助。警卫员梁学孔的家人生病,他拿出80元让其赶紧去医院请大夫治疗,并叮嘱说,如不够用再来拿。他坚持任人唯贤、五湖四海的干部政策,从不任人唯亲,也从不封官许愿。

1960年,国务院决定,派他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参加波兹南国际博览会。按例可带个随员,以便照顾,但他果断拒绝。出行往返,途经苏联等国,他一概在中国大使馆食宿。为节省开支,他甚至从使馆带上开水,供途中饮用。回来后,把出国费用的剩余部分全部上交。1961年,他返回阔别23年的故乡陵川,去看望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她执其手问在场的人:“你们说说,咱庄户人家出的省长是啥样?”一个嘴快的姑娘说:“穿的衣裳跟咱们一样,咔叽布的;吃的跟咱们一样,是家常饭!”大娘高兴得热泪盈眶:“这就好!这就好!”

卫恒对家属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在其担任省主要领导期间对家属子女约法三章:一是不准乘坐国家配备的专车;二是不准拿公家发的票去看晚会;三是不准在小灶吃饭。新学期开始,几个孩子都是自己背上行李到学校。1964年秋天,因家中有急事,借用机关汽车。事毕,他当即让警卫员到车队交付了20元的汽油费。他除了因工作乘车外,办私事、看电影都是走着去,走着回。他去湖滨会堂作报告,爱人乘上公共汽车去听他的报告,而不顺便搭他的专车。公私之分明,竟能如此!

人民作家赵树理曾书赠卫恒《咏松》五言诗一首:“峻岭苍松古,朝朝映赤霞。风凄偏见劲,日暖不炫华。出众还依众,生哪便乐哪。涛呜浑似海,晓夜彻天涯。”(晋城市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