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近日,随着一声开工号令,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试基地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吹响了进一步加快项目建设的冲锋号,掀起了新一年项目建设的新热潮。
依托“一区四园”,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
在2024年晋城市第一次“三个一批”活动中,演礼新兴科技产业园内的小吉新能源车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该公司从事两轮、三轮、四轮等多系列电动车研发、生产、组装、销售,项目首批建成4条全自动整车组装生产线,达年产百万台电动摩托车生产规模。全面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贡献税收3000万元,带动就业800人。
年产百万台电动摩托车项目是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依托四大园区,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的缩影。2023年,阳城开发区围绕“一区四园”产业发展定位,系统实施15个项目,总投资65.4亿元,打造高标准、强承载的产业园区。
演礼新兴科技产业园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引落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力争成为晋东南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高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阳现代陶瓷工业园重点在提质提速、节能降耗、高效集约发展和原料堆场整治上下功夫,打造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八甲口新能源产业园以冶铸复兴为抓手,积极对接爆破焊接新型金属复合板材料生产加工项目、中高端铸件及深加工研发制造基地项目,力争快速落地开工。台头化工园区聚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建设污水处理厂、事故应急池、公共管廊等配套设施。
四大产业园协同发力,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提速提效。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严把产出效益、强化激励约束,2023年发展水平考核6项指标获得省考满分成绩。
聚焦全流程发力,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下好项目招引“先手棋”。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精准把握国内产业发展政策、市场动态和资源环境优势、产业发展状况,把“现代陶瓷、加工制造、精细化工”三个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阳城电子信息产业园率先创新“政府+园区+社会资本+公司”招商运营模式,坚持招大引强、招新引优,不断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目前该产业园在建28栋标准厂房,已建成18栋,力争2—3年园区内的所有标准厂房实现招引企业全部入驻,预计可实现产业投资30亿元,年产值68亿元,年税收2.05亿元,带动4000余人就业。以松吉电动车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弘毅锂电池已入驻试运行,超精密部件等3家企业正进场装修,智语光电LED灯管、厘米科技LED显示模组生产基地等5家企业正深度对接。
打赢项目建设的“主动仗”。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项目建设牢牢抓在手上,党工委班子领导深入现场,深入一线,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精准调度,做到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快落地快开工。将项目达产作为推动项目建设的落脚点,坚持“一企一策”,跟进项目推进进度,及时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
深耕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
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狠抓“三个一批”活动的重要抓手,全面落实“三无”“三可”“五有套餐”要求,聚焦项目建设需求,强化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目标导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软服务”,夯实要素“硬保障”,全力打造“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到用亩产论英雄。做实开发区与企业双向承诺,阳城开发区承诺为入园企业提供土地、标准厂房、扶持奖金等优惠政策,企业承诺达到约定的投入、产出、税收强度、安全、环保等相关要求,在招商协议中明确履约内容、时间、退出条件等,切实提升项目落地高效性。目前建成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储备熟地2300亩,实现“熟地等项目、厂房等企业”,加快吃住统一供应,全面配套水电气暖网等基础设施,以阳电三期为代表的项目逐步落地,资源优势正转变为产业优势。
加快推动融合发展,培育创新创业环境。出台开发区与乡镇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明确乡镇项目可以落地开发区,开发区要为乡镇项目落地提供全要素保障;将评价体系结果纳入年度考核范畴,倒逼各职能部门主动下沉,贴近企业搞服务;定期组织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企业调研等活动,搭建政企双向交流平台,建立企业诉求反馈机制,做到“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销号式落实、限时式办结”。
持续不断深化改革,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创新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制度,拓宽“一本制”服务范围,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创新研发;成立标准地收储工作专班,统筹开展土地指标争取、手续办理等工作,为项目招引储备土地;建“全代办”队伍,为项目落地提供审批全流程服务,服务范围扩展至省、市审批事项。
抓项目就是抓未来。下一步,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继续以一流状态抓项目、一流速度建项目、一流服务促项目,努力用项目建设的提质提效为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白军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