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科技工作者|李超:扎根采空区的煤层气抽采技术达人

李超,男,1985年12月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在职在读,现为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区煤层气集输与利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煤矿采空区和废弃(关闭)矿井煤层气开发利用领域的研究工作。他在科研项目、科技奖励、发明专利、科技论文、成果转化等方面先后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项,所在企业各类科技奖励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与他人合作,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2项,申报和承担山西省科研项目3项,参与编制并获批地方(行业)标准2项,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先后荣获“全国煤炭青年五四奖章”“全国煤炭行业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山西向上向善好青年”“山西省青年岗位能手”“山西省属企业青年岗位能手”“晋城市创新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

扎根本职工作 在科技创新中担当作为

自2008年3月参加工作以来,李超先后在古书院矿综采二队、蓝焰煤层气公司一线生产工区从事工程技术工作,2016年7月进入新组建的煤与煤层气共采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在工作中,他始终秉持对工作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不断磨练与提升专业技术水平,逐渐成长为本单位专业技术骨干。

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开发是煤炭行业未来发展必须攻克的一项重要技术,而我国在该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德、英等国家差距巨大。针对这一问题,李超与所在团队共同开展了技术攻关与现场试验工作。在科研攻关过程中,面对井下原始采掘资料不准确、残存煤层气资源量不清、目标井位优选困难、工程施工条件复杂多变、缺乏配套的钻完井工艺和抽采设备、野外利用途径受限等难题,他与所在团队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时值高温酷暑、骄阳似火、热浪如涌,白天泡在施工现场,晚上连夜开展分析研究,经常是边研究、边施工、边改进。经过不懈努力,接连攻克了一道道难关,终于打通了资源评价、井位优选、钻井施工、抽采工艺、安全监测、合理利用的全产业链条,研发形成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成套开发技术,制定了行业首部省级地方标准《DB14/T2049-2020 煤矿采空区(废弃矿井)煤层气地面抽采安全规范》,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较为成熟的规模化开发与利用。

采空区项目产气量每年一个新台阶,抽采范围从晋城矿区逐步拓展至西山、阳泉、左权等矿区,目前年抽采利用规模达4300万m³,已累计抽采利用煤层气2.35亿m³,折合CO₂减排量352万吨,为国家创效约3.76亿元。

持续加码加力 在不断学习中进步成长

李超2007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获工程硕士学位;2019年6月,他又以优异成绩被中国矿业大学“双一流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为博士生,目前在职在读。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他始终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努力提升业务水平,先后自学了采煤、通风、地质、煤层气等领域的专业课程,自学了多项行业软件的使用。2012年,他跨专业报考并以学院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质工程专业的在职研究生。2013年,他通过公开选拔,成为了山西省发改委组织的“第十批赴德国北威州研修生”一员,在德国学习废弃矿井与采空区煤层气抽采与利用技术一年。在德期间,先后在德国最大的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利用企业Steag New Energies GmbH公司和德国废弃矿井采空区煤层气抽采利用领域的先驱创新企业Stadtwerke Herne AG公司实习,深入系统地学习了德国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规范的企业管理。

李超说,成绩属于过去,使命引领征程,未来将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决心,直面困难、勇挑重担,努力为晋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晋城科协)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