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山西 奋进融合】晋城博物馆文创成新宠

编者按: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黄河新闻网特开设“文旅山西 奋进融合”专栏,聚焦各地市文旅融合的优秀典型,大力宣传山西建设好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先进举措,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乡村振兴相结合的生动实践。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尚东霞)紫铜手把,上面镌刻着一串音符,壶身一面是壁立千仞的巍巍太行山,另一面有两行行草“我们在太行山上,山高林又密,兵强马又壮”,壶盖旋钮是一枚精致的金色小琴。

——这是一把泽州铁壶。一个晋城文创产品《在太行山上铁壶》。

不止是铁壶,这样精致的文创产品还有《二十八宿主题丝巾》《民间瓷话镂空书签》《开化寺壁画》等。

近年来,以故宫为代表的文创产品开发受到了广泛关注,文创开发作为博物馆传承文明、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也受到极大重视。

晋城历史悠久,文脉昌盛,资源丰富。晋城市博物馆依托地域文化,非常注重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在内容形式上突破传统束缚,经过长期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先后推出了凸显地域特色且品类丰富的文化创意产品。

《青莲寺古银杏禅茶》《青莲寺佛头装饰画》《红色晋城 英雄太行文具套装》《中原逐鹿图》《红木黄铜笔》……这些新开发的文创产品,立足本土文化,贴近生活,融合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精心打造出独具晋城品牌的文化创意产品。

在晋城市博物馆馆长张建军看来,文创绝不仅仅是一件东西,更深远的应该是环境创意,是新型产业,不仅需要文化文物资源,更需要非常敏锐的眼光和新思维的渴望。晋城有丰富的文化文物资源,不仅需要对这些资源有高度的人文关怀,更需要不断思考怎样赓续文化传统,促成文创产业创造新型转化和创造性发展,提升文创的文化传播力。

高平市王报村二郎庙金代古戏台是迄今所知,国内现存唯一的元以前的戏台实物,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7月被山西省文物局评为国保中的“国宝”。在晋城市博物馆就陈设有一座按比例微缩的二郎庙戏台,堪为镇馆之宝。

晋城市府城五皇庙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具价值的文物是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造像,为海内孤品。构思精妙、形态怪异,罕见地把二十八宿星座方位与人、动物、宗教教义联系起来,颇具浪漫主义色彩,是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将星宿拟人化表现最完美的作品。其中,“虚日鼠”曾于2021年登上国家级期刊《中华遗产》11月刊封面。晋城市博物馆据此研发的《二十八宿主题丝巾》很受市场欢迎。

“文创产品是博物馆陈列的延伸,被称为博物馆最后一个展厅。文创产品开发应是在文物保护和研究基础上的当代文化创造。”张建军侃侃而谈,“作为文保人,更要加强对文物内涵发掘和价值解读,提炼内容精髓,物化创意元素,赋能于文明传承,使文创产品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让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