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飘扬文化兴——高平市党建引领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纪实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高平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孕育传承了潞绸织造技艺、刺绣、面塑、黑陶等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优秀素材。近年来,高平市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创新”,用鲜红的党旗指引传统文化走好“坚守、传承、创新”之路,为“锦绣高平”增添了独有的底气、灵气、豪气。

党建助力,坚守技艺匠心

以针为笔、以线为墨,屏息凝神,针走龙蛇,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刺绣作品便浮现眼前。在高平市陈区镇魏庄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省级工艺美术大师赵翠林在整理丝线,开始准备下一幅刺绣作品。“是党和政府帮我们找到了出路,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尽我所能,守好‘高平绣活’”。

高平是我国粟作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业模式,衍生出了为数众多的民间工艺。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相当部分民间工艺与时代脱节,生存堪忧。为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平市协调乡镇(街道)、市直单位,发动党员干部开展“地毯式”排查,收录非遗资料,邀请专家学者提炼恢复原始资料,一大批濒临失传的技艺得以留存,潞绸织造、“高平绣活”等31项传统技艺成功申遗,全市95个非遗工艺从中受益。“高平剪纸由于时间久远,技艺手法和纹样面临失传,我们组建队伍同时间赛跑,通过走访老人、能人、艺人,终于将这门技艺保存了下来”,高平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邵亮谈起过往仍然难掩激动。

为引导非遗传承人坚守技艺、传承创新,高平组建了民间艺术家协会,成立了协会党支部,对非遗传承人分级、分类,通过党组织关怀、党支部搭台、党员结对帮扶、走访座谈、文化培训等方式,指导传承人守好用好传统工艺,最大程度保留原汁原味的“长平味道”,让高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更有底气。在党组织的扶持下,涌现出了一批像赵翠林、史月明、贾法屯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和28名晋城工艺美术大师。高平非遗也成为国家和省级工艺美展常客,屡屡在各类大赛中获奖。2022年5月,在海峡两岸神农炎帝系列活动非遗产品展示区,面塑传承人白仙娥现场制作并为各地访客讲解,引来学者和游客纷纷打卡拍照。“保护非遗文化,需要保留其本真样态,这样才能保住它的精髓和内涵,才能解释本土技艺为何如此受欢迎”,高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党支部书记田永庄介绍到。

党建引领,带动薪火相传

相传神农炎帝“抟土作陶”,而高平近年来仍近乎完整地保留了灰陶、黑陶、琉璃、珐华等陶瓷烧造技艺,更为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提供了佐证。这一局面的背后,也渗透着党建引领的红色印记。上世纪九十年代,马村镇党员干部挖掘史料、外出学习、反复试验,最终破解了“渗碳工艺”的密码,失传数百年的黑陶技艺重现天日。

本世纪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的推动,复烧珐华瓷呼声渐高。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全市文化学者、艺术陶瓷能手联合展开攻坚,鼓励行业内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反复试炼,最终掌握了关键技术,从残片痕迹中推演出烧制工艺。2017年,“高平珐华”荣获山西省文博会组委会“神工杯”工艺美术精品金奖,并作为“太湖国际论坛”国宾礼品先后赠予多国政要。“高平珐华曾断烧300多年,如今能浴火重生,靠的是党组织的力量,是‘党建红’烧出了珐华器的葡萄紫和孔雀蓝!”高平市珐华文化园党支部书记张书全表示。

为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技艺,高平市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让非遗文化薪火相传。为传承好省级非遗黑陶烧制技艺,马村镇成立了安氏陶业公司党支部,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营造“支部抓产业、党员创实业、群众富家业”的浓厚氛围,年产值超500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浙江等地。“高平绣活”非遗项目传承人田永庄创办马良刺绣厂成立了党支部,培养传承技工近百名,免费培育绣工2000余人,为“高平绣活”传承创新培养了团队。截至目前,已将30余名优秀非遗传承人发展成为党员,将280余名民俗文艺水平高的党员培养成非遗文化工作者。近三年来,在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上,高平市非遗作品获奖情况高居晋城市六县区之首。

党建发力,助推产业兴旺

“学习了南方的先进经验后,我们决心对标一流、主动转型,成功实现了从卖被面到卖高端婚被的蝶变!”吉利尔潞绸集团党支部书记朱育林介绍潞绸发展历程时说。潞绸兴盛一千五百多年,是北方丝绸的典型代表,高平是潞绸的重要生产地,织造技艺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党支部积极发挥调研、参谋作用,引导党员在各个岗位带头示范,提品质、创特色、树品牌,帮助企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拳头产品“新娘潞绸被”不仅升华了织造技艺、融合了婚俗文化,更契合了新时代婚庆产业发展,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

“公路修好了、宅院翻新了、展厅建成了,老村子有了新气象;铺上了潞绸被、说起了鼓儿词、唱出了梆子戏,喜文化有了新伙伴!”河西镇苏庄村党支部书记裴婷婷细数着村里的变化。为推动传统文化融合发展,高平市积极推动村企联建,苏庄村、市国投公司、吉利尔公司三家共同组建喜镇苏庄联合党委,以组织互联,促进村企相互促进、融合发展,构筑起以传统文化带动村庄发展、村集体经济增收的新格局。市国投集团投资建设“太行人家·喜镇苏庄”,高标准打造了320平方米的吉利尔潞绸婚被展厅,“量身定制”了国内首部庭院沉浸式体验剧《小二黑结婚》,打造出集婚庆、演绎、餐饮、民宿等业态于一体的文旅康养景区,已接待游客2万余人次。

党建融合,赋能创新发展

位于三甲镇北庄村的彩灯生产车间里,焊花朵朵、彩绸片片,一盏盏花灯斗彩争艳。“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春节啦!”负责人王芳高兴地表示。在民间艺术家协会的展厅里,充满乡土情趣的面塑、剪纸、刺绣、泥塑、木雕等作品也注入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展现时代风貌、厚植文明乡风,让前来参观的市民在啧啧称赞中接受一场文化的洗礼。围绕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吉利尔潞绸产业园升级改造、喜镇苏庄二期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从一只蚕、一根丝再到一条婚被,再到一场传统婚礼,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传统文化的发展,更加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伟大和中华儿女的自豪!”不少游客纷纷表示。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如今的高平,在党建引领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工业文化与乡村文化齐头并进,文化软实力正在转换成发展硬动力,为全方位推动高平高质量发展起势赋能。毕海霞)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