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就餐,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越来越深入人心;绿色出行,共享单车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交通工具;变废为宝,垃圾分类正在成为绿色生活的新时尚。如今,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自觉践行绿色生活理念,以实际行动为地球“减负”。
节约粮食,传承美德
在高平市区一家餐馆内,座无虚席,每一张桌子上都摆放着一个显眼的标识——光盘行动。在餐厅的饭桌旁、墙壁上,“理性消费、不讲排场”“点菜点少、不够再添”、“打包带走、人走桌清”这样的宣传提示语随处可见。
“客人进店就会看到我们的标语,现如今,厉行节约已经深入人心,客人都很自觉,很少会出现浪费现象。”饭店餐饮总监皇甫鹏告诉记者。
在做好节约粮食大力宣传的同时,高平市的很多餐馆会专门培训员工,客人点菜时会对其进行劝导,按需点菜,并且鼓励客人把没吃完的菜打包带走。
“我们餐厅还专门制定了半份菜、小份菜,倡导顾客‘量力而行’,进行点餐。在达到节俭的同时,也满足顾客对菜品多样化的需求,备受顾客的喜爱和好评,我们的生意也是红红火火。”皇甫鹏告诉记者。
据了解,高平市70余家餐饮会员单位全部推出了小份或半份菜品、按个按两点餐、“n-1”点菜、免费打包等多项就餐服务。各会员单位还将写有“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等标语张贴在店内,将“光盘”文化渗透在了餐厅的各个角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践行绿色生活、抵制餐饮浪费的新风尚已成主流。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近年来,随着群众环保意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崇尚绿色出行,使用共享单车、公交、步行等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多一点绿色出行、少一点环境污染,共同保护好我们的家园,让天更蓝、空气更清新。”
在高平市街头,骑着共享单车、电动单车出行的画面随处可见,骑行者在人行道规范骑行,并将单车停放在规定的停车区域。
“骑共享电单车,既方便又环保、健康。”市民赵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开车出行,有时候会遇到堵车、停车不好找车位等问题。现在只要出行距离近点,我都会选择共享电单车,不费力、不堵车,线路选择多。更重要的是不会有尾气和噪声对环境造成影响,出行很绿色、环保。”
市民李先生正在将车规范地停放在规定区域。他告诉记者,自己用行动支持绿色出行的同时,还有其他的收获。“骑单车比较环保,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还能锻炼身体,真是一举两得。”平时有出行需求时,李先生习惯用共享单车,到了周末还会约上朋友,到长平公园等处骑行锻炼。
据悉,目前,三家运营商在高平市共投入运营单车和助力单车共3000多辆,不仅满足了用户的多元化出行需求,而且对助力城市低碳绿色出行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高平市也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绿色出行”文明倡导活动,倡导市民养成绿色环保出行习惯和低碳生活方式。
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在梨园村的智能垃圾回收站,村民小王提着厨余垃圾走了过来。
在投放箱前,他将二维码在读卡器处刷了一下,机器语音提示选择按键后,他按下“厨余”按钮,盖子自动打开,他立即将装好的垃圾投入箱体内。投放结束后,里面的记重器会显示重量,重量会换算成积分,累计积分就可以兑换食用盐、醋等生活用品。
“这套设备,不仅方便了我们将垃圾分类,监督也更智能化,很受村民欢迎。这种智能的方式也更容易吸引年轻人参与”。小王说道。
智能垃圾回收站的设置,得到村民们一致好评,并且也在引导着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据了解,梨园村是高平市第一个试点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的村。为引导居民改变原有的垃圾投放习惯,采取积分兑换礼品的方式让居民享受到参与垃圾分类的“好处”。
南城街街道梨园村妇女主席刘惠英说,“自从村上安上这个系统以来,村民的素质也逐渐提高,以前乱堆乱放的现象没有了,对村容村貌有很大的提升。”
“生活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为此我们按照分步分类、循序渐进的方式宣传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希望垃圾分类尤其是生活垃圾分类,能从家庭中,从理念、口号逐渐变成行动。”(张玲玲 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