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手艺好人气旺,石刻艺人冯随根从事石刻艺术已有30余年,他执着地认为石刻艺术也是传统文化艺术瑰宝之一。
石刻是一项民间雕刻艺术。它是在仅有20公分左右的青石板上,用粗如钉、细丝针的多种型号的微型钢錾,细细雕刻,靠着钻点的大小、深浅、粗细、疏密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相映成像。它不仅准确地表现了作者的意境,而且充分显示出石刻独特的艺术风格。冯随根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娴熟的雕刻技能成为当地一位小有名气的农民艺人。
冯随根祖籍高平市河西镇官庄村人,他自幼酷爱书法,在老父亲玉公名师冯德发的熏陶下刻苦钻研,学习泥塑、石刻手艺,深厚的泥胎刻画塑造、杂耍道具的细部勾描、基础石刻功底,对石刻艺术精益求精。为他日后走上石刻艺术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他投资十五万元在河西镇区商贸大街办起了随根石刻工艺门市部,并经营建筑石材,主要用于公园、广场、陵园、庭院、庙宇、民间等古建筑,他雕刻的龙凤、石狮、桥栏、石像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兼营的地铺石、地板砖、台阶石、石圆桌、石凳、茶几、花架等,质量一流;雕刻的书法字体,用笔老道,大有“奔蛇走穴,聚雨旋风”之势,有时“犹如轻烟澹古松,或似山开万仞峰”,苍劲有力。一块块石材板在他的钢錾下刻成了各种字画条屏、石碑、石匾、庙碑、墓碑、纪念碑、校碑、墙碑等。
一个偶然的机会,冯随根在电视上看到福建影雕,自己琢磨着做了起来。1982年春天,他专程到河北省曲阳——中国北方著名的石雕之乡学习,那些伫立在曲阳街头巷尾的石雕作品深深吸引了冯随根的目光,那些石雕匠人精湛的技艺、这片土地上浓郁的艺术氛围更是让他沉迷其中。
冯随根在曲阳每天走街串巷四处寻访,结合以前从父亲哪里学到的石刻基础,对于影雕、浮雕、浅雕、圆雕、透雕、镂雕等技术手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人物、山水、花草、鸟、兽、鱼、虫等石刻技法有了更好的把握。经过多年的磨砺,冯随根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石刻风格。
冯随根还有一个绝活,那就是把书法直接“写”在石板上,这是将书法与雕刻同时运用的一种技艺,冯随根给其起名叫“铁笔书法”。“在石板上真接刻书法,相对于书法而言是一种‘硬书法’,使用的笔不是毛笔,而是铁质的刻字笔(雕刻笔画细小的小件)或石刻工具(雕刻笔画粗犷的大件),这种刻在石板上的书法作品便于长期保存,不怕风雨也不怕腐蚀,悬挂起来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冯随根介绍说。
对于石刻技艺,冯随根认为这是古代文化再现,是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值得推广和传承下去。
冯随根说:“你看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古人在石头上刻字也好,还是在许多考古发现中,刻在石头上的碑文也好,都充分说明石刻不仅可以流传保存很久、几朝几代,而且具有传承意义。我们今天的石刻,也许就是日后考古的新发现”。石刻也不像其他门派一样非子不传,遇到有缘之人,有孝道,有品德,最后方才授艺,或能发现可造之材。师父言传身教,徒弟心领神会,手艺不到家的话,师父说的东西根本就意会不到,这就是需要靠悟性。此外,石刻艺人还需知书达理。譬如,雕刻佛像首先要对佛有所认识,“你要不认识佛,你做的什么佛?”如此,身为农民,学儒,敬奉土地,不忘根本;学释,平等众生,以技艺取胜;学道,不违自然,依大小形状创作,这就是艺术。所以,名师出高徒,他的两个外甥刘永文、冯秀峰和徒弟候俊宇己经出师,另立门店经营石刻……
冯随根15岁随父学习石刻艺术,悉心研究学习各家技艺,用心血铸就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石刻艺术风格。他的行草书潇洒奔放,魏碑端庄流畅,点画俊美清秀,气势峥嵘豪放,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新意感和峭拔脱俗的力度感。他遵循的是传统的民间石刻风格,作品比较朴实直白,有业内人士评价其雕刻技艺为刀刀"中锋"(意为规范、传统、见功底)。随着其潜心钻研技艺,石碑、石狮、石香炉、石匾、石桌、石佛等作品——面世,其接到的活计如雪片飞舞越来越多,每年有数十个大订单。
当记者问冯随根说:“我的制作工序分为选材购料、构思设计、凿粗坯、雕细部、打磨光等五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精心而作,不能有丝毫差错。一般来说,大理石、汉白玉、草白玉、青石和花岗石为主要用料 ,表现技法主要有平刀、冲刀、镂空、浮雕、平雕等”。
应记者请求,冯随根找来一小块黑色的大理石板,拿出一个小型刻字笔,现场展示起了铁笔书法。随着铁笔起落,石板粉未飞荡,如同在宣纸上书写一般,片刻间“龙飞凤舞”四个大字就一气呵成了。
冯随根始终认为,不管现代机械化如何先进,它永远代替不了“手工”的灵性和鲜活,一件浸润了人体温度、注入了人的灵魂的手工艺品,其价值是机械化制品所无可替代的。他的愿望是让这种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为了提高石刻信誉度,冯随根在经营中严把三关。一是进料关,其用的石材主要来自河南省郾师县石材基地,每次都是他亲自挑选,对于石材裂 缝、平面粗糙的坚决不上车。二是价格关,他所经营的石刻部价格低于同行业的15%。三是服务关,对产品实行"三包",顾客不满意的地方,他主动上门修改或者退货。由于他的产品质优价廉,经营有方,生意愈做愈火爆。冯随根说:“石刻创作很花时间,经常要对着石刻雕半天,但是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乐在其中。由于长时间对着石头雕刻,颈椎和腰椎都出了问题,因为热爱,不觉辛苦”。在他手中,情趣就蕴涵在其中,被赋予了新意的雕件个个妙趣横生,在石刻艺术上的创新,其实源于他三十多年的积累。在石刻艺术领域,冯随根永不知足,如今,他仍然不倦地寻觅着石刻艺术的真谛,进一步研究着创作题材、内容、构图、造型与表现手法,思索着用手中的钢錾雕刻出更多的艺术精品展示在世人面前。(郭玉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