濩泽古城的美丽蝶变(二)丨古城芳华现,百姓尽欢颜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如今走进阳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新落成的东门广场那片建筑,宽阔的广场气势恢宏,逶迤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巍峨、壮观。这一洋溢着千年古韵的壮美景象,不仅让人对阳城的变迁大为惊叹,更令人对阳城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魅力产生深深的景仰和遐思——

阳城古城濩泽,西汉置县,唐天宝年间改名为阳城。古城建于城墙之上,是全国独有的“城上城”。其西北隆起,东西长而南北窄,形似凤凰,又称“凤凰城”。古城制式独特,具有“十山九回首、一河绕城流、石门锁水口、街在城上头”的形胜大势,其核心区占地面积有300亩,却涵盖了百姓生活、社会治理、经济承载、民风教化、军事防御等功能,是封建时代县邑城池的精品之作。

而分布在其中的开福寺、文庙、旧县衙、关帝庙、西池园林、太岳烈士陵园和保存较为完整的王家院、白家院、田氏相府等特色民居建筑,以及“十凤齐鸣”“十凤重鸣”“八座双隆”牌坊、《六福客栈》遗址等,蕴含着岁月的积淀,象征着阳城曾经的文化鼎盛和传奇。

近年来,面对濩泽古城年久失修、日趋凋敝的状况,阳城县委、县政府坚持文化兴县,用历史点亮未来,大张旗鼓地实施了濩泽古城保护项目,提升城市的形象、品位和文化软实力。

濩泽古城保护与开发有限公司副经理原杨烨介绍,濩泽古城保护项目,东起滨河西路、西至天桥路,南至南城路、北至后小河路及天门头路,占地面积约为26.3公顷(394.5亩)。工程建设包括:对古城范围内的民居、商铺及企事业单位进行拆迁;对文庙、县衙、开福寺和烈士陵园等文保单位进行古建修复;根据清同治版阳城县志等历史考证对城门、城墙、凤颖阁、司农府、官宦士绅府邸、牌坊及濩泽试院等进行仿古建恢复;进行地下管网、东门广场、南北街地下箱涵、停车场和人防等城市基础建设等。目前,北、东、南三面的城墙已修缮完成。古城东门惠园门的建筑主体全面完成,并在古城外建起了占地23453平方米的东门广场。

濩泽古城的保护和开发,受到群众热切关注。随着城墙的恢复修建,东门广场和城楼的建成,曾经破旧、简陋、古迹没落的东门之地,发生了惊人之变,成了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的极佳场地和网红打卡地,人们笑逐颜开,赞不绝口。

“我是一名在古城脚下长大的人,对古城有着非常深厚的情结。古城曾经的辉煌,是我心中忘不掉的光彩和骄傲。看到古城一天天重现芳华,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我要为县委、政府的科学决策、开明之举点赞!”望着高耸入云的城楼,东关村村民张胜红不胜感慨。

东门广场刚建成,“非遗”项目扛装故事的传承者、南关社区的白素芳一家人就在爸爸的带领下,特意来到这里扛装、踩高跷、推小车,吸引了许多群众一起载歌载舞,共庆同欢。白素芳说:“我们不仅是在弘扬传统文化,更是在表达我们对古城保护的祝贺和赞美。”

沿着绵延、坚固的南城墙,向西走去,原杨烨兴致勃勃地讲述着古城建设中的趣闻、奇事。“在修建东门广场时,没想到挖出了10万枚汉代五铢以至宋元等朝代的钱币,文物部门如获至宝,十分欣喜。这不仅是对濩泽古城历史的佐证,也从另一个层面体现了古城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价值。”

在西门口已经完成拆迁的一片空地上,挖掘机正在挥动着巨大的爪齿平整着地基,古城西门的建设已拉开了帷幕。用不了多久,随着西南城墙的合拢和西门、南门的重建,濩泽古城将完成整体闭合,一座饱经沧桑的历史文化名城将重现风华,为阳城增添独特的人文魅力。(白军社、张引牛、陈来全、吉书敏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