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清廉晋城】朱瑞将军在晋城

2009年9月10日,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朱瑞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和邓小平同班学习。回国后在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过军政治委员、第五军团政治委员、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长征中任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抗战爆发后,他作为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来到华北前线。

朱瑞是中国人民炮兵的奠基人。炮兵是陆军中火力最强大的兵种,曾被斯大林誉为“战争之神”。抗日战争将胜利时,朱德在党的七大上所作《论解放区战场》报告中十分强调地指出:“为了将来的反攻,我们从现在起要学习掌握新的技术,最重要的就是学习炮兵技术。”这是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重要任务。之后,毛泽东在《将革命进行到底》一文中又说:“自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形成了超过国民党的炮兵和工兵以后,国民党的防御体系连同它的飞机和坦克就显得更渺小了。”

晋豫边抗日根据地创始人

1938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疯狂进攻华北,晋豫两省许多城镇沦陷之后,中共中央北方局军委书记、组织部长朱瑞以及唐天际、聂真等八路军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联络处领导人,带领机关干部、华北干部训练班(简称“华干”)学员数十人连同阳城牺盟抗日政府、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共600多人马,在国家民族危亡的严重关头,遵照中共中央洛川会议精神,为建立晋豫边敌后抗日根据地,从豫北转战陵川、晋城而抵阳城,由阳城县城挥师下寺坪,打出了创建晋豫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旗帜。

朱瑞在此制定了开辟抗日工作的大政方针,组建了晋豫边抗目根据地的党的最高机关——中共晋豫特委,缔造了腹心地区阳城县党的地方组织,建立了人民革命武装——晋豫边抗日游击队。由此,抗日烽火燃遍晋城大地,红旗在下寺坪高高飘扬。

为了加强党对晋豫边区抗日根据地的统一领导与根据地的建设工作,朱瑞在横河下寺坪做了三项工作:

1.朱瑞成立了由他负责的晋豫边军政委员会,成员有:中共晋城中心县委书记赖若愚、八路军驻第一战区联络处副主任唐天际、中共豫北特委书记聂真、阳城县长李敏之等。

2.代表中共中央北方局撤销了中共晋冀鲁豫边省工委以及曲沃特委、河东特委和豫北特委,成立了中共晋豫特委,统一领导晋豫边地区党的工作。

3.组建成立了人民抗日武装,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1939年5月,朱瑞奉命到山东敌后领导抗战工作。离开了晋豫边根据地。朱瑞与陈若克于1938年“八一”在陵川县平城镇三皇阁结婚。结婚那天,朱瑞把自己1927年在苏联莫斯科克拉辛炮兵学院学习时购买的一直舍不得佩扎的一条皮带作为新婚礼物送给了自己的美丽妻子,陈若克则把自己亲手做的一双布鞋回赠给心爱的丈夫。

在陵川举办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时,还创办了太行山剧团

1938年春节前后,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军事部长的朱瑞创办的华北军政干部学校(简称“华干”)因豫北失守转办晋城。为了搞好抗战宣传,做好群众抗日工作,华干教师张柏园从游击支队和华干学生中挑选了十几名同志,组建联合抗日流动剧团。

从游击队抽调的有江苏籍李书琴、河南籍张震亚、山东籍贾宗谊;华干抽调的有河南籍赵洛方、王炳炎、康方印、朱烨(女)、朱爱春、李美莲(女)、河北籍章文儒(女)、唐桂环(女)等。

剧团一成立,就很快排练了一些节目,如《打鬼子去》《八百壮士》《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游击支队的桂涛声,洪荒(阮章竟),张柏园等经常来教歌,指导排练。

华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创始人

1938年2月,学校先后迁址陵川县夺火村、陵川县城崇安寺、平城镇暴坡大庙继续办学,称“河北民军华北干部训练所”,被称为“小华干”。

1938年4月,粉碎日军对晋东南的九路围攻后,八路军总部和中共北方同块定将小华干改名为“八路军晋东南军政干部学校”,简称晋南干校,朱瑞任校长。华北军政干部学校先后培养了2000多名学生,绝大部分成为我党我军的骨干。

华干迁址陵川后,中共晋豫特委在阳城县吉德村,另创建了晋豫边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后迁址阳城金台寺、城内司上巷),主要招收牺盟会干部,流亡的进步青年和小学教员。

阳城县长、晋豫边游击支队副司令李敏之兼任校长,魏健任教务主任,先后培养学生500余名。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