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晒一晒我们的工作,诚心实意地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批评,也借此更好地听听老百姓想什么、盼什么……”9月25日,又到了北陈村一月一度的“述职时间”,高平市南城街街道北陈村党支部书记朱红龙在逐条逐项地向村民代表汇报这个月的各项工作后,和大家伙儿畅聊着。
现在,朱红龙和村干部的述职报告早已成为全村百姓的“安心良药”。
多年来,北陈村一直存在着矛盾纠纷多、百姓抱怨多,管理乱、秩序乱等问题。2015年5月,为了改变北陈村这一现状,南城街街道办事处动员在外经商的退役军人朱红龙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为了找准北陈村的问题症结,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朱红龙认识到,必须建强战斗堡垒,用制度塑清廉之人,用民主干清廉之事。
“当时,我带领村‘两委’干部每天挨家挨户和老百姓拉家常、唠嗑,了解大家真正关心关切的问题。”朱红龙说,在这样的民情走访下,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从思想上“走心”,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如今,北陈村已将民情大走访制度化、常态化,截至目前,已累计走访座谈群众6500人次,搜集意见建议465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120件。让村内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真正树立了起来。
为了彻底转变干部作风,约束干部权力,北陈村坚持用规矩管人、用制度管事,明确村“两委”干部本人和直系亲属做到“五不得”,即不得参与村里工程招投标,不得参与驻地企业招工,不得参与村里低保户和贫困户评选,不得参与村里有偿用工,不得举办开学、乔迁、满月宴席。同时,逐步建立完善了村“两委”干部请销假、干部值班坐班、便民服务代办、党员评议干部等工作制度,真正给干部立起了规矩、管住了权力。
“有了制度的约束,还需要公开做保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才是真正和群众‘打开天窗说亮话’。”朱红龙打开手机上的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介绍道,针对以前存在的问题,2015年12月,北陈村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每月向全体村民公布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
“你看看,不仅有数据,还有图片,谁干的、干的什么、多少人、多少天、多少钱都一清二楚。”村民董美玲攥着手机给记者看着说道,“不仅能看到村里的重点工作、财务开支,还能了解低保救助等政策,现在我们都是村上的‘明白人’。”
随着一项项制度的制定、一条条举措的实行,真正让群众看得明白、算得清楚,干部干得清白、做得清廉。几年来,北陈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拓宽硬化了北阁口、唐儿庙等环村道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400立方米蓄水池,完成全村水网改造,解决了群众吃水难的问题;新批21户宅基地,解决了村民住房难的问题;实施天网工程,安装摄像头90余个,解决了治安问题。此外,修建小广场、篮球场,安装健身器材,让村民有了健身场所……一桩桩、一件件惠民实事让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村子美了、人心齐了,北陈村“两委”干部又瞄准了新的发展路子——建设“数字乡村”。在去年做足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今年,该村以创建全省“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为目标,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高平市率先开发建设了“数字乡村”云平台,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发挥了大作用。
如今的北陈村在徐徐“清风”吹拂之下,村务治理清爽,干部作风清正,民俗之风清朗,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记者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