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米山镇吴村村:推进产学研游融合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在推进乡村振兴中,高平市米山镇吴村村,坚持以文化振兴为引领,通过传承传统技艺,有机融合现代艺术,精心打造独具特色的五匠文化园、乡村博物馆、泥塑体验馆,留住乡村记忆,涵养乡风文明,让美丽乡村底蕴更足、生机更旺。

铛铛铛,铁匠铺内一位老匠人正在挥动铁锤打造农具;木匠铺中老师傅正在一刀一刻用心雕刻木制雕花;泥塑室内一个个泥塑排列整齐、惟妙惟肖,有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也有当地的好人、模范……浓郁的文化气息,别出心裁的布展,让吴村村远近闻名,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前来参观、学习、游览的人们络绎不绝。

吴村村东临东仓河、西毗七佛山、北靠汤王山,周边临近清云寺、陈区镇卧龙湾,其交通便利,区位优势独特。该村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技艺,有效盘活原小学旧址和古窑洞,深挖木匠、铁匠、石匠、瓦匠和漆匠“五匠”文化,因地制宜建设五匠文化园、乡村博物馆、百姓康养院,让闲置废弃的旧院落“华丽转身”,再现农耕生活和民间传统技艺。不仅丰富了新时代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更为带动产业兴旺增添了新活力,蹚出了产学研游融合发展的特色路子。

“‘五匠文化园’由木匠、铁匠、石匠、瓦匠和漆匠五个铺子构成,每个生产的产品不仅可供本村使用,还能对外出售,目前已与部分村达成合作。同时,积极开展‘沉浸式’‘五匠’文化体验,线上线下推销‘五匠’产品。目前,已帮助8名手艺人就近就业增收。”吴村村党支部书记郑树理如是说。

乡村博物馆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题,集中展示具有时代特色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纺织服饰、陶瓷器皿、红色珍藏等实物,是吴村村的重要文化阵地。“乡村博物馆不仅唤醒了村民们的旧时记忆,也为青少年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堂提供了鲜活的教材,进一步促进了产学研游融合发展。”郑树理说道。

在泥塑体验馆,五朵梅花、光明使者、炎帝神农氏等雕塑作品,手法细腻,线条流畅,形态各异,这些都是由吴村村党支部委员、90后大学生李丹阳创作完成的。“2021年10月回到家乡后,当时村里正在修建五匠文化园,我发挥专业优势,精心打造了雕塑、绘画小阵地。平时除了忙村里的事,一有时间,就沉下心来,研究传统文化,将家乡的文化底蕴揉进泥土里,塑造了一系列艺术作品。”李丹阳介绍说。

随着李丹阳的加入,吴村村的产学研游融合发展有了新突破,也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如今经过快一年的发展,李丹阳创立了五匠文化毛毛创意公司,开展了私人定制头像、文创产品研发、研学、定制绘画产品等业务,吸纳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让村民们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拓宽收入渠道。“我们不仅展示有各种人物塑像,同时配备了专门的泥塑制作工具。周末时不少爱好者和青少年会来这里研学,参与体验泥塑制作,了解‘五匠’传统文化,同时有效带动了我们村的农家乐、民宿等乡村旅游发展。”李丹阳说。

五匠文化园、乡村博物馆、泥塑体验馆等一系列文化阵地渐成体系,在此基础上,吴村村还打造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让广大游客体验书法、剪纸、陶艺、扎染等文化活动,营造出游中学、学中游的研学氛围。目前,吴村村加强与各大旅行社的对接,达成合作共识,用活现有资源,联合开展研学、亲子等活动,不断提升吴村村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倾力打造“古美吴村”的美丽名片。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下一步,吴村村将立足以文化振兴引领乡村振兴的发展定位,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传承工匠精神,打造磨坊、油坊、粉坊、肉丸坊、辣椒坊、豆腐坊“六坊”,不断用文化元素丰富美丽乡村内涵,提升乡村颜值,加快推进产学研游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李金莎 邢宇琛)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