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田园织锦绣 广袤沃野谱新篇——晋城市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过去一年,晋城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稳粮保供圆满完成,脱贫成果持续巩固,乡村产业蓬勃发展,重大工程牵引有力,乡村面貌大幅提升,基层治理更加有效,共同富裕扎实推进,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乡村振兴迈出了更加坚实步伐。

2023年全市农业发展稳中向好,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125.2亿元,同比增长4.3%;全年粮食产量13.77亿斤;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脱贫人口收入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4%,排全省第二。

“抓安全” 粮食产量实现“四连增”

“主动送货上门,省心又方便。”刚刚开春,高平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便主动送货上门,将农业生产资料交到了种粮大户的手上。

“从去年冬天开始,我们陆续组织进货各类化肥2000余吨、各类优种子10余万斤。现在天气转暖,春耕陆续展开,我们全天候加班加点,为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惠农服务网点配送入户,坚决保障不误农时。”高平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副经理苏晋波说。

高平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有4个农资配送中心、4个农资超市、120多个农资连锁店,承担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和救灾、储备任务。今年初春,该公司推出电话预约、免费送货上门、拆整卖零、延长营业时间等多项便民举措,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帮助农户解决春耕备耕难题。

逸盛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琚伟就是受益人之一。琚伟所在的合作社承包了寺庄镇周边600多亩土地,每年春耕生产仅化肥就需要30多吨。“年前签订协议,年后主动送货上门,省去了路上的大把时间。”

高平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主动服务上门,是夯实粮食压舱石的缩影。去年以来,我市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把稳粮保供当作“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首要任务,层层压实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和属地责任,坚持“稳面积、提产量、减损耗”,不断提升农田标准,升级水利设施,加强技术指导,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过去一年,我市耕地保有量达295.3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达242.98万亩,粮食产量13.77亿斤,实现“ 四连增”;建设高标准农田15.09万亩,占基本农田比例达到50%以上,耕地保护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金钥匙” 打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没想到蜂蜜酒也这么醇香!”春节假期,皇城相府景区迎来一波“蜜酒”热潮,外地游客纷纷选择将皇城相府蜜酒作为伴手礼回赠亲友。

“太行山蜂蜜资源优渥,我们依托建成了5000吨的蜂蜜酒厂,每年可转化蜂蜜1万余吨,带动1500余户蜂农稳定增收,并衍生开发了相府蜜酒等系列产品。”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皇城相府集团董事长陈晓拴告诉记者,蜂蜜酒的火爆,让酒厂也成了工业旅游的网红打卡点。

特色农产品与文旅康养双双发力,皇城相府是晋城市学习推广“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过去一年,我市按照“一环两带、五指成拳、百村精品、千村共富”的总体布局,持续完善“市、县、乡、片、村”五级规划体系,推动全市1548个村庄“多规合一”规划编制全覆盖,深入实施总投资超千亿元的880多个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太行一号文旅康养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带,串联起全市90%脱贫地区、90%景区景点和90%特色农产品产区,辐射带动739个村,8.1万人返乡就业创业,带富50多万农村人口;百里沁河生态经济带工程,贯通3县13个乡镇310个村,辐射带动40多万城乡人口受益;探索形成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10种模式”、联农带农利益联结“6项机制”,瞄准“稳蔬菜,强生猪、家禽、甘薯、中药材,精蚕桑、蜂业、黄梨、黑山羊”方向,重点打造生猪、家禽、肉羊全产业链重点链,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拓展观光农业、农村电商、庭院经济等新业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3”特优农业产业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0万元、二分之一的村达到50万元、三分之二的村达到30万元。去年,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脱贫人口收入增速均为全省第一。

“精治理” 推动乡村面貌“焕新颜”

走进城区大张村,绿水青山环绕,花园洋房伫立,马路整洁、庭院秀美,养老院欢声笑语,学校书声琅琅……这里是“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经过3次规划设计,建成7个高标准花园式小区,水、暖、电、气、讯管网全部下地,老百姓过上了和城市一样的生活。

来到沁水县侯村村,党群众服务中心便民窗口的工作人员正和乡亲们亲切交流,大到生病住院、教育就业,小到代买车票、复印证件,只要群众点单,党小组立刻派单、“两委”干部马上接单,零距离的服务,让乡亲们交口称赞。

下足“绣花”的功夫,做细做实乡村基层治理。我市涌现出了很多像大张村、侯村村一样的村庄,泽州南山村、高平沟北村、陵川秦家庄村……他们颜值气质兼修,生产生活同步,成为现实中的“诗和远方”。

基层治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市委八届六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将“加强社会治理”作为必须抓好的“十件大事”之一进行了安排部署,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全市所有村(社区)全部实行党组织书记星级化管理,实施党员积分制管理,明确帮带对象、建强导师队伍、创新帮带形式、健全考评机制,构建“以老带新、以强帮弱、共建共享”传帮带体系,全面提升村(社区)干部队伍能力,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加快构建自治、德治、法治、共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新局面。

“小网格”发挥“大作用”,“精治理”焕发“新容颜”。全市三星级以上行政村达75.8%,卫生厕所普及率83.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29.2%、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自然村比例94.96,均走在全省前列;“气化晋城”“大水网”、清洁取暖工程分别覆盖95%、98%、92%城乡居民,5G网络覆盖全市重点行政村,“四好农村路”建设获国家表彰;4650个网格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获评14个,位列全省第一,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连续十一年排全省第一。

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我们将落细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俯身田园乡村,扎根广袤田野,继续书写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篇章。(裴囡囡)

[编辑:郭钰诘]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