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设清廉晋城】段国廷:碑石映太行 清风迪后人

段国廷(1932-1999),出生于李寨乡杜河村贫苦农民家庭,一九五二年参加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近五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先后任高会乡团总支书记、土河区团委副书记、晋城县委组织部干事、县委办副主任、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南村公社党委书记、晋城县委副书记、武乡县委书记、晋东南地区农牧局局长、晋城市农牧局局长等职,退休后任市政府顾问。

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他先后任武乡县委副书记、书记等职,主抓了四件大事,令武乡人民念念不忘:一是初到武乡县,发现当地群众吃菜难,他就派人到外地请来种菜能手,陆续引进二十九个蔬菜品种,使全县蔬菜面积增加到一万九千亩;二是“文革”善后期间,他顶着来自社会和县委班子内外双重压力,努力调解,使武乡的干部队伍冰释前嫌,相逢一笑泯恩仇;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三中全会精神,迅速推开土地承包责任制;四是因地制宜带领武乡人民栽桑养蚕,发展多种经营,推动了武乡县农村经济的发展。

段国廷常教育身边的同志,为官存正气,从政树廉风。他始终坚持“四不”原则,即:待遇面前不伸手,荣誉面前不抢头,手中有权不滥用,遇到便宜不贪占,堪称为政楷模。一九八二年,任武乡县委书记时,一位上级领导授意他提拔两个人,地委的一位主要领导甚至对他许愿:“这件事办好了,你就回地区当副专员。”他却说:“这样做,一来违背《选举法》,不符合组织程序;二来我也没有这个权力。如果让我这么干,我无法交待武乡人民。”他宁愿不升迁,也不干违背组织原则和人民意愿的事,表现出天下为公、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怀。

屈原《橘颂》有言:“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这两句话也是对段国廷的最好诠释,以天下为公,不以权谋私。不让儿子“走后门”,拒绝领导所谓的升迁机会,也要秉公办事。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段国廷其人,宽厚宏博,浩然之气充乎天地之间。淡泊名利,生活俭朴,对家人、亲属严格要求,对同志对人民充满热忱。一生清贫,一尘不染,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析事悟理

常言道:“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要是真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领导干部,都会得到响亮的口碑,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段国廷同志求真务实、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和清贫俭朴、清风两袖的生活作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交口称赞。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