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马村镇:探索“1235”路径 夯实基层基础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马村镇位于高平市西南部,镇域面积65.5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和2个社区,耕地4.3万亩,人口3.3万余人,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村镇”“全国重点镇”“山西省百镇建设重点镇”“山西省园林城镇”“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和“山西省生态文明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强监督促基层治理提升”专项工作开展以来,马村镇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积极探索出“1235”工作举措,扎实推动专项工作走深走实。

“1”是积极开展入户大走访活动

坚持镇村联动,积极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活动,倾听村情民意,广泛征集意见,回应群众关切。马村村通过开展“三个一批”,建立“1431”矛盾化解机制,实现了重信重访从百到零、从乱到治、从治到强的蜕变重生;唐东村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整治,配制了“四剂良药”,实现了乡村振兴“凤凰涅槃”;古寨村把乡村文明和民主法治融入清廉村居建设之中,擦亮了“全国文明村”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国字号招牌;西周村聚焦“小板凳议事会”,与群众零距离解民忧惠民生,做好群众“知心人”。通过大走访,共计收集意见建议2850条,积极解决群众诉求,先后投资9000余万元,实施了一系列民生工程。修建了幸福路,改造了和谐路,扩建了巴马路,拓宽了南环路,打通了南内环唐西段,提升了镇区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修建了赵輖主题公园、全民健身场,修缮了御马广场,开放了镇区9座公厕,实施了镇区南、北部饮水工程,解决了工业园区供热管网配套工程,群众生活更有“温度”;维修了南马线的破损路灯,更换了南内环的太阳能板,安装了巴马路太阳能路灯,点亮了美丽家园,群众生活的“夜经济”“烟火气”更有品质,提升了西周等7个村的“三改”后续工程,在全镇营造了比学赶超、实干为要、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真正把老百姓期盼的事变成我们要干的事,把我们干成的事变成老百姓叫好的事。

“2”是强化“线上+线下”两种监督创新模式

实行“线上云监督”和“线下实监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村务运行全规范、“三务”实时全公开、“三资”管理全覆盖、基层监督全流程,充分利用公示栏、微信、智慧党建等平台同向发力、同频监督,管住了“微权力”,防治了“微腐败”。目前,全镇20个村社全部建立了微信公众号,每月底定期公开所有事项,群众一目了然。马村村利用“智慧党建”,将信息内容连接智慧大屏,群众可以随时点击查看,多形式打造了“阳光马村”的监督样板;唐东村借助“三个一批”工作契机,强化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建立网格微信群,每月定期发布三务公开事项,做到了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同时,高标准建设了全市首家乡镇党员廉政教育基地,引导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3”是推进“三化”举措强化落实

聚焦“三资”管理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和巡察整改工作,一是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加强对农村“三资”财务的监督。摸清了20个村社“三资”底数、起底问题线索、检视制度机制,最大限度防止“三资”管理贪腐问题的发生。二是围绕“三员合一”促进精准化监督。整合监督力量,发挥“前哨”作用,马村村“三个一批”被省纪委表彰为优秀等次,清廉村居建设工作被晋城、高平评为先进单位。三是实施差异化考核发挥“指挥棒”作用。对全镇120名“两委”干部进行差异化考核,强化责任落实,严格考核奖惩,做到考核在平时,考评在年终,提高了干部履职积极性,激发了监督活力,切实把责任扛起来、把成绩亮出来,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5”是实施“五个管住”确保成效

围绕村级小微权力监督,健全完善“五个管住”实施细则和农村“三资”管理办法,加强对村级工程建设、惠民补贴、救灾救助等重大事项的监管,切实堵塞执行漏洞、规范权力运行。同时,因地制宜,因村施策,通过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着力破解集体增收难题。东周村流转千亩土地发展紫薯种植,年产值达300余万元;沟头村利用空闲地发展第三产业,妥善解决了园区遗留问题,为集体增收30余万元;东牛庄村招商引资60万羽蛋鸡养殖项目,首批10万只鸡苗已入住;永安村依托驻地煤矿,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增加集体收入150余万元;唐东村开展“清化收”专项行动,收回历年欠款150万元;金章背村和东宅村流转土地500余亩,规模化种植辣椒,年收入达100余万元。(高平市马村镇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