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前召开的全市疾控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晋城市疾控工作将聚焦公共卫生服务关键领域,全面开展传染病防控行动、预防接种提质行动、地方病防治惠民行动、学生常见病干预行动、监督执法提质增效行动、公共卫生监测行动六大专项行动,着力构建全链条、多层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开展传染病防控行动。强化多病同防,做好新冠、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多渠道、多病原监测,根据病原体流行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强与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防联控,及时通报炭疽、布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人间、畜间疫情信息,有效降低疫情传播扩散风险。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疫情形势,加强猴痘、拉沙热等新发传染病分析研判,做到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开展艾滋病重点人群防治专项行动、结核病高发县区攻坚行动。加快推进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工作,6月底前开展既往丙肝患者核酸检测清零行动。
开展预防接种提质行动。以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调整为契机,持续开展接种率监测,强化查漏补种,确保以乡为单位8剂次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出生队列接种率保持在90%以上。持续开展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打造智慧化“示范示教”门诊。加强“互联网+预防接种”系统宣传和使用,推动跨区域异地接种数据共享和预防接种电子档案信息流转。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严格做好各类疫苗采购、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全流程追溯管理。加强基层预防接种人员业务培训,强化实践技能培养,全面提升预防接种服务水平。
开展地方病防治惠民行动。规范现症患者随访管理,免费为登记在册的大骨节病及地方性氟骨症患者开展X线拍片检查。开展重点地方病监测评价工作,配合实施“维修农村供水工程”民生实事,推动部分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达标。开展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终期评估。以县为单位,持续消除碘缺乏、大骨节病及燃煤污染型氟中毒危害,饮水型氟中毒控制(消除)率达到95%以上。开展黑热病综合防控工作,切实阻断疫区的蔓延和扩散。
开展学生常见病干预行动。启动儿童青少年“明眸、皓齿、壮骨、健体”公共卫生行动。依托近视防控工作机制,加强近视、肥胖、龋齿、脊柱弯曲异常等学生常见病的监测与综合干预,实现学生常见病“多病共防”。会同教育部门开展“百场健康教育进校园行动”,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指导,推广示范经验做法。
开展监督执法提质增效行动。推行包容审慎监管,4月底前,市、县两级分别组织召开重点监管对象行政指导会,引导督促其依法执业、合规经营,让监管更有温度。整合疾控监督机构资源,完善运行机制,协同开展监督执法和监督检测工作。深化职业卫生分类监督,实施差异化监督执法。组织开展监督执法人员培训、优秀案例评查和技能竞赛,持续提升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开展年度国家和部门联合“双随机”监督抽查,针对传染病医院、2024年度综合评价重点监督单位实行100%检查。
开展公共卫生监测行动。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加强气候敏感性疾病监测和健康风险评估与预警,提升应对气候变化卫生应急和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城乡饮用水水质监测,做好环境、公共场所等相关卫生监测工作。(记者陈马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