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高平市神农镇黄叶河村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积极引进高平市九月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特色养殖产业,通过“基地示范+技术引领+联农带农”的发展模式,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径。
走进种羊繁育基地,只见一排排羊舍错落有致,不断传出“咩咩”的叫声。数百只小羊分散在羊舍里外,或悠闲地吃着草料,或静卧休憩,呆萌可爱的样子惹人喜爱。
基地负责人王梦雨介绍道:“为保证种羊健康生长,我们会根据季节调整饲料配方,冬季添加玉米秸秆补充能量,夏季搭配新鲜牧草增强适口性。”
高平市九月天开发有限公司种羊繁育基地建成已有15余年,占地12亩左右,建有8栋羊舍,以及饲料库、培育室、露天草场等设施,现有种羊600余只。为突破品种改良瓶颈,几年前,大学刚毕业的王梦雨接手家里的养殖业后,就辗转山东、内蒙古等地学习养殖技术,逐步建立起了涵盖配种繁育、疫病防控、营养调配的实用技术体系,还繁育出了杜泊、山羊、绵羊、澳洲白和萨福克等多种品种优良的种羊,满足本地和周边地区优良种羊供应需求。
“每只种羊都有纸质档案,详细记录了父系、母系、疫苗接种情况,保证种群质量。”王梦雨翻开厚重的记录本,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写满监测数据。
在提高养殖技术的同时,王梦雨还创新推行“季节轮养”模式:冬季集中圈养期间,通过人工定时投喂和圈舍保温,确保种羊健康;清明后开放后山2000亩天然草场,实施分群轮牧。“这种半牧半饲的方式既能节约30%的饲料成本,又让羊肉质地更紧实。”说起养羊,正在清理羊舍的村民赵可珍也是头头是道。自从建起了种羊繁育基地,赵可珍便在这里务工,年收入超4万元,还掌握了疫病防治等实用技能。
如今,王梦雨已经从最初的“门外汉”变成了“土专家”,养殖事业蒸蒸日上,种羊繁育基地也在附近小有名气,来这里购买种羊的养殖户络绎不绝。同时,也为村民们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宽了增收渠道,产出的羊粪还会免费送给村民,用作有机肥,提高土地肥力。
谈及下一步发展,王梦雨表示:“现在我们的标准化羊舍正在扩建中,今年计划再引进200只优质种羊,把核心种群扩大到1000只规模,同时建设饲料加工车间,开发青贮饲料供应周边养殖户,带动村民一起增收。”(李娜 冯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