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润麦田 保墒利春耕​——晋城市农业农村部门全力应对本轮降温雨雪天气

3月1日至3日,晋城市迎来了一次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降温幅度达8-10摄氏度。为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迅速响应,组织广大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加强设施农业管理,全力应对本轮天气变化带来的挑战。

2月28日上午,晋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郭伟来到泽州县高都镇泊村。走进麦田,郭伟拿着小铲子在地里轻轻一铲,“你看,挖5-6厘米就能看到湿土,说明土壤墒情还可以,比预计的要好。”

连日来,晋城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深入麦田,查看苗青,手把手为农户“支招”。

去年越冬以来,晋城市麦区气温偏高,冬前旺苗、壮苗比例高,弱苗田面积小。1月下旬的雨雪一定程度补充了表墒等情况,全市苗情总体较好。进入雨水节气以来,随着气温回升,晋城市小麦由南至北陆续进入返青期。这个阶段是小麦增加群体,搭建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适当的降雨,对小麦生长十分有利。“可以说,这次降温雨雪天气来得很及时,补充了土壤墒情,有利于小麦弱苗转壮、控制旺苗生长,低温对于减轻病虫害压力也十分重要。”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此次降水对小麦生长带来的有利影响,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还发动种植大户们抢抓农时“借雨施肥”。

在阳城县润城镇屯城村的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里,晋城市星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正开展无人机肥料播撒作业。只见工人师傅把调配好的化肥倒入无人机药箱,伴随着一阵螺旋桨的嗡鸣声,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无人机沿着小麦上空匀速飞行,雾状的化肥随着气流均匀地散落在麦田里。不一会儿,一大片麦田的喷防作业就喷洒完成了。

晋城市星月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丁俊杰告诉记者,这已经是他们连续三年利用无人机开展作业了。“无人机施肥的优势非常明显,不仅作业效率高,还能确保施肥均匀,提升作业质量。”

郭伟特别强调,施肥作业必须在降雨前进行才有效果。“所谓‘小雨雨前撒,大雨雨后撒’,降雨前施肥,化肥会随着雨水一起吸收。但如果是大雨,就不能雨前作业,因为化肥会被雨水冲走。另外,雨前施肥也不能提前太多,两天就可以,时间过长,化肥就挥发了,也达不到效果。”听到郭伟的介绍,附近专门赶来的农户们纷纷点头。

在晋城市顺兴农村专业合作社,面对前来指导技术的晋城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丁炜,合作社负责人刘汉卫欣喜地说:“正发愁今年的蒜怎么办,瞌睡就送来了枕头。真正是春雨贵如油啊!”

据了解,顺兴农村专业合作社去年秋天种植了500多亩的大蒜,眼下正是大蒜返青的关键期,由于一直没有有效的降雨,大田里的蒜已经不同程度地显露出“旱”象。“根据气象预报,这次降水累计可达15-20毫米,应该能下透了。这下你可以放心了。后期有任何情况你给我打电话,咱们一起想办法。”临出门,丁炜反复叮嘱刘汉卫。

这次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极大缓解了露地蔬菜的旱情,但对于设施蔬菜来说,却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3月1日,晋城市农业农村局蔬菜专家先后来到从事设施蔬菜种植的泽州县汇元农业专业合作社和晋城市宝义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走进宝义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大棚,瞬间感觉温暖如春。此时室外温度约在0℃,而大棚内的温度则保持在约10℃。只见棚内一大片白菜生机盎然、翠绿欲滴。

公司负责人张宝政告诉记者,接到泽州县农业农村局的寒潮防范通知后,他们立即行动起来,不仅加固了大棚外围的地锚和绳栓,还延长了棉被的覆盖时间,进一步增强保温效果。现场,农业专家提醒张宝政,“现在已经下起了小雪。根据天气预报,到了周一会有中雪,一定要及时清理棚顶积雪,注意安全。”

农业专家预判,总体来说,此次降温雨雪天气对全市农业生产利大于弊,尤其是对于返青期的小麦和露地蔬菜,更是一场“及时雨”。下一步,各地种植户尤其是麦农,要持续关注降雨,加强病虫草害防控,根据苗情长势,及早安排春管,为夺取夏粮丰收奠定坚实基础。(李亚琴)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