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磨灭的记忆——游赵树理公园有感

棕红墙体,碧荡树梢。初次相遇,是文化的底蕴浸满心底,是在一隅之地细寻时代变化。你——晋城的文化名片,赵树理公园。

初春·欢愉

自初有记忆伊始,我总会与爷爷奶奶游于公园,犹记初相遇你,我便被震惊到了。一座座铜色的大院,一片片亭古轩榭的建筑,拨开一泓碧波,与风光旖旎的景物度过了一个安静的午后,那片乐土也仍保留我与你相遇时的童真。

犹记那时,我总是央求爷爷奶奶和我一起去赵树公园。我们一起听着车辗“吱吱”转的声音,穿过层层树林,漫步于古色古香的赵树理书馆,细细品味书籍,一缕书香也萦绕身旁。那时我总用稚嫩嗓音问爷爷奶奶:“为什么要叫做赵树理公园啊?”奶奶摸着我的头:“因为啊,他关心咱百姓的劳苦,用笔与恶势力作斗争,咱山西的新文体‘山药蛋派’就是他开创的”。爷爷总会感叹到:“你们一定要把赵树理铭记啊,不要忘记他为老百姓的贡献啊”。我总是似懂非懂,心中油然升起厚重的感觉。

仲夏·又逢

仲夏,蝉喧窗外,叶繁树梢。初览赵树理纪念馆,入眼满是明亮的玻璃,耳边仿佛听到波澜壮阔的历史乐章。随着电梯步入二楼,映入眼帘的是“赵树理简介”五个大字,背景是一幅红土地墙面,右侧一面浮雕墙,讲述着赵树理的事迹。

仔细聆听导游的导词,我才知赵树理为了农民利益,挑灯创作,焚膏继晷,与旧社会斗争。在他沧桑之际,独跨了新旧时代,尝遍了人生百味,聆听农民疾苦之声。我不禁潸然泪下,他的无私与正直埋藏于我们心底,也跨过时代变迁与我们相逢。

临秋·传承

近秋,又遇公园,阳光斑驳,秋意正浓,漫步于公园小径,仿佛置身于一幅画卷中。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舞,又入赵树理的纪念馆,火红的革命底色染上秋天的金黄,我又轻声阅读简介,他倾听最底层群众的呼吸,捕捉最灵动的形象,把自己融入一颗细沙里,嵌进底层社会的缝隙中。

一隅公园点亮中华精神,一尊石碾见证岁月变迁,身逢新时代,吾辈更应不忘赵先生谆谆教导,吹响奋斗号角,争做时代新青年。(史臣梁)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