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花馍“蒸”出好日子——阳城县润城镇打造“润城厨娘”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将和好的面团揉成长条状,用圆形的木棍在中间压一道沟,两边压上花纹,再取两颗红枣放在面的一头,然后将面卷起来,一个枣糕就制作成形了。”新春临近,在阳城县润城镇王村村,麦芽枣糕手工艺人曹乐会和村民们早早就聚在一起,做起了麦芽枣糕。

“我做枣糕已有十几年了,原来主要给家人和亲戚朋友吃。如今,在镇政府带动下,小枣糕做成了大产业,现在我家的规模也扩大了,产品不仅畅销本地,还销往全国各地。”曹乐会发走自己当天的最后一张枣糕订单后,高兴地说,现在的订单数量已经达到了50多万份。

曹乐会介绍,麦芽枣糕又称泡麦面馍,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枣糕,谐音“兆高”,预兆来年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润城镇有家家户户做麦芽枣糕的传统,与普通的馍馍不同,枣糕是用发芽的小麦面粉和面,辅以优质红枣蒸制而成。“润城枣糕使用传统手工麦芽制作,形状如花,工序复杂,无碱自发,咀嚼时有丝丝麦芽的香甜。”曹乐会说。

近年来,润城镇把发展枣糕产业作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群众增收的有力抓手,出台了“硬核”举措,激发了广大村、企业和村民参与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构建“百个市场主体、千人就业规模、综合产值过亿”的枣糕产业发展格局。

“原来每到年末岁尾,麦香四溢的枣糕是我们当地老百姓走亲访友的必带佳品。如今,走俏市场的麦芽枣糕已成为全镇的一张名片,老百姓不仅自己吃,还办起了工厂。”润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叶拽说。

走进阳城县和润食品有限公司,一股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操作台上,工人们各司其职,忙碌地制作枣糕。刚推出蒸箱的枣糕散发着浓浓蒸气,也散发出浓浓的年味。春节将至,该公司的订单比平时增加了很多,目前已经达到了30万个。“如今,一天最少要做1万个枣糕。随着企业逐步扩大,我们进一步延伸了产业链,增加了产品种类,在枣糕的基础上,生产出烤枣糕片、烤枣糕块等,不仅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也提升了知名度和销量,营业额有望突破千万元大关。”和润食品总经理李鹏说。

“这几天都在赶订单。虽然忙,但心里很高兴,说明企业效益好,我们的收入也会增加。”公司员工孙四梅兴奋地说。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为了把小枣糕做成大产业,润城镇采取多种措施,倒逼生产企业、合作社提高润城枣糕的生产标准,以提升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通过政府搭台、群众参与、企业进驻、参展订货等多种方式,不断把“润城厨娘”品牌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将和润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全镇枣糕统筹运作的平台公司,并和金融部门合作,共同推出“枣糕贷”,为枣糕相关农户、企业、合作社等提供帮扶资金。目前,该镇麦芽枣糕生产企业和合作社已达30多家,手工制作示范户1000多户,相关从业人员4000多人,初步形成了公司+合作社+示范户“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极大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下一步,我们将新建一个麦芽面粉厂,为枣糕生产企业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增强信心,实现润城枣糕全链条、全产业化发展。”叶拽说,将持续打造“润城厨娘”品牌矩阵,不断探索、开发本土小吃的历史连续性和美食文化的融合创新性,将更多的美食产品囊括进来,让润城美食成为具有传统风味和本土文化符号的全国知名产品;全面加强“品质、品牌、品种”建设,从原料源头出发保障产品质量,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在产品的运输保存上培育新工艺,实现精品配送率,降低损耗;从农耕研学出发,开发小麦农耕体验,发展乡村旅游,开发非遗文化,建立非遗工坊,打造特色非遗游,全方位提升“润城厨娘”的品牌价值,扩大润城及润城美食的知名度,助推润城经济高质量发展。

从家家户户做枣糕到形成规模化产业,从润城枣糕单品走红到“润城厨娘”集体出彩,润城镇通过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大力推行枣糕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让“小枣糕”变身为富民强镇的“大产业”。(记者张晓东)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