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原村乡以“枫桥经验”促法治乡村建设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法治,治之端也!近年来,高平市原村乡把法治乡村建设、网格化管理融入践行“枫桥经验”当中,探索出了“枫桥经验”的原村样板。

网格“沉底到边”及时发现矛盾。在基层治理中,网格员发挥着“春江水暖鸭先知”的作用,对基层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群众所需所想所盼了如指掌,也最熟悉村情民情。去年,高平市域社会治理一体化平台试运行后,网格员每天都需摸排上报信息,随时掌握房前屋后各类问题,一部手机掌握网格大小事。特别是一些田间地头的小矛盾小纠纷,网格员永远是第一个救火队员,能够平息矛盾的当场平息,实在平息不了的,启动“警网融合”“三长会商”机制专门化解。比如,今年9月份,原村村民杨大爷(化名)与李大叔(化名)在地头因一点纠纷发生争吵。网格员赶到后,耐心听完当事人诉求,把“理”字摆在中间,给双方摆事实讲道理解心结,最终双方达成谅解。

村(居)“多元化解”做到释法明理。在村里,一站式调解室就是矛盾纠纷的“消解器”。在原村乡,全面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三支力量,将触角向村级延伸,充分发挥网格员、人民调解员、律师、法律明白人、群防群治等作用,通过定期会商研判,开展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为群众排忧解难。比如,近期的一起家庭纠纷,李大爷(化名)的孙子游手好闲,把自己家里的东西变卖,李大爷因制止,同孙子发生肢体冲突。网格员迅速启动“警网融合”机制,由派出所出面调解。司法所、律师介入,从法律层面分析研判,最终对李大爷孙子予以批评教育,维护了李大爷的合法权益。

常态普法宣传加强法治建设。为持续提升群众法治意识,筑牢群众法治思维,原村乡计划在先、功夫在常。一方面,每周三组织律师轮流坐班,常态化提供法律咨询,及时进行送法下乡。另一方面,结合重点法律法规、不同讲解内容,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与律师共同行动,通过街边宣传、电子屏、大喇叭、讲座等多种方式开展宣讲活动,系统化、细致化地讲解各类法律知识,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法律服务需求,不断提升群众的法治获得感。(高平市原村乡)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