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河西镇:找准乡村治理“小切口”,促进治理能力“大提升”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河西镇位于高平市南部,是高平市高铁新区所在地。全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共1.2万户、5万人;共有基层党组织40个,其中:农村党组织3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6个、非公企业党组织3个,党员1983名,农村两委干部184名,是高平市的商贸重镇、人口大镇、党员大镇。

近年来,河西镇围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坚持问题导向,注重源头治理,针对村级事务不规范、干部办事没规矩、“三务”公开不透明、党员群众疑虑大等问题,以“四议两公开”制度为基础,制定出台了《关于创建“制度乡村”、落实“五个管住”的实施办法》,进一步健全乡村治理工作机制,强化乡村权力有效监督,找准了乡村治理“小切口”,促进了治理能力“大提升”。

一个制度“管住决策”。针对一些村盲目决策、贪大求洋、举债上马,事先不征询民意、不研判风险、不专题论证,甚至顶风违纪强行推动等问题,制定出台了《河西镇关于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制度的实施细则》,在严格执行“43211”决策程序的基础上,增加了党委政府审核程序,对决策事项征询民意情况、资金到位情况,以及合法性、可行性、风险性进行严格把关,对不切实际、装点门面、资金缺口大、非民生必需事项进行“一票否决”,提高了项目实施的实效性、科学性和群众的知晓度、认可度。去年以来,共对3个村、3个事项进行了一票否决。

两个办法“管住项目”。针对小项目招标耗时长、花销大,不招标无人监管的问题,在全面实施小型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基础上,出台了《小型工程简易招标办法》,对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采购,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项目全部纳入范围,采取公开报名、竞争性谈判、现场竞价、随机摇号等方式进行,规范了项目实施程序、强化了项目监督管理。去年以来,共对 123个小型工程实施了招投标,其中109个项目采用简易招标程序,节约资金17.6万元。

三个关键“管住合同”。针对人情合同多、口头合同多、无效合同多、合同兑现难等问题,制定了《河西镇合同管理制度》,明确了三个关键环节:一是规范了集体土地租赁、集体资源承包等五类合同文本;二是对所有合同实行包片领导、镇农经站以及相关科室联合审查;三是对合同签订及兑现情况适时公开公示。同时对涉及“两委”干部及其近亲属的合同严格报备承诺,对因合同造成集体利益受损的严格责任追究。以“清化收”专项行动为契机,通过“兑现一批、规范一批、订立一批、废除一批”,对历史遗留合同进行清理整顿,逐步实现了所有合同台账式统一管理,动态化严格监督。2020年以来,对全镇4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855份合同进行了整治,共规范835份,兑现资金579万余元。截止目前,共清收债权192万余元,新增资源收费54.05万元,债务化解率达到39%。

四项措施“管住资金”。针对一些村收入垫付不入账、私设小金库账外运行、第三方支付套取集体资金,专项资金使用不合理、程序不规范,庙会唱戏、零工使用、租车费等敏感资金标准不统一、搞变通,群众意见大等问题,采取四项措施规范资金管理。一是资金管理一律遵循“现金限额使用,支出直接转账,垫付及时挂账,余额每月对账”。二是严格实行专项资金支出“村联席审批、镇农经站、包片领导、分管资金领导、分管农经领导”“五联审”。三是对差旅费、生活费、租车费、庙会唱戏、零工使用五项敏感资金,明确标准、专项审核、专项报账、专项公开,做到一事一审核、一月一报账。四是每年对不少于三分之一的村进行重点审计,每届实行任期审计。通过规范资金管理,每年可为村集体节省各类费用10万元以上。

五个统一“管住公开”。针对一些村村务、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不具体,遮遮掩掩、点到为止,群众看不懂、有疑虑,干部说不清、没底气等问题,严格执行“三务”公开的形式、内容、时间、标准、监督“五统一”,从基础公开到明细公开,从常规公开到专项公开,从墙上公开到微信公开,做到“群众有所疑,公开有所应”。2021年共公开事项577次。

河西镇通过抓实落细“五个管住”,强化了权力监督,解除了群众疑虑,增加了集体收入,助推了乡村振兴。下一步,河西镇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将“五个管住”用深用细,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努力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晓峰)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