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娘亲》剧组深入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采风。 曹进堂 摄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记者 尚东霞 通讯员 曹进堂)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将于5月20日至6月2日在上海举行,十二艺节期间,将评选出第十六届“文华大奖”10台获奖剧目和“文华表演奖”10位获奖艺术家。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倾力打造的现代戏《太行娘亲》有幸入选参评剧目。
5月29日、30日,《太行娘亲》将作为唯一代表山西的剧目,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艺术中心展演。目前,该剧新一轮修改重启,并从戏外着手打磨,为角逐两项大奖作准备。
上党梆子《太行娘亲》是2017年的新排剧目,讲述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婆媳两代太行母亲舍弃亲生骨肉,救护八路军后代的感人故事。从首演至今,先后在北京、上海、太原、晋中、晋城等演出100多场,无论是在国家大剧院、央视大舞台,还是乡间戏台,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观众的掌声就能看出这是一台接地气受欢迎的好戏,同时,也得到了业界专家的认可和权威机构的肯定。
在演出的同时,不断接受观众检阅,不断回炉打磨。期间,共组织召开研讨会14次,邀请国内戏曲专家130余人,对该剧的思想性、艺术性、人物塑造、舞台表演、舞美设计等方面深入探讨,为该剧的打磨修改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主创团队经过梳理,进行大的修改4次,小的打磨无数次,《太行娘亲》也在从作品到精品,一步步完成蜕变,获得诸多荣誉——
曾三次晋京演出,皆获巨大成功。2018年年初,《太行娘亲》片段参演新年戏曲晚会,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后,这部题材新颖的原创剧目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先后获得了2018年度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和201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创作扶持工程重点扶持剧目等多个国家级荣誉。
随后,《太行娘亲》受邀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并于2018年11月登上了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
今年3月16日、17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年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暨优秀民族歌剧展演”在北京举办,《太行娘亲》在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连演两晚,观众反响依旧好评如潮。
今年3月22日,陈素琴、张晶双双问鼎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分别获得“主角奖”和“新人配角奖”……
近日,《太行娘亲》为备战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对这部作品又进行了打磨修改、精雕细琢——
曹进堂 摄
《太行娘亲》剧中的八路军官兵多次出场,从站姿到敬礼、行走、脱帽、戴帽、背枪、托枪等都是导演教的戏剧动作。为了更精准的塑造剧中八路军的人物形象,日前,特邀部队教官对剧中相关演员进行了军姿训练。从列队、走队列、稍息立正、停止间(行进间)转法、步法变换、敬礼、礼毕、脱帽、戴帽、背枪、持枪、托枪、下蹲(或坐下)起立、精神饱满、姿态端正等进行了严格的训练。以求精品剧作,每一处都经得起挑刺。
曹进堂 摄
为了增强代入感,让人物角色把握更准确,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组织《太行娘亲》剧组全体人员赴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参观学习,亲身聆听和观看了馆内珍贵图片、文物,运用声、光、影等手段展示八路军同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历史。现场了解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造就的一个伟大的群体“太行奶娘”,再一次深入感受太行奶娘的创作母题和创作原型。在武乡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员讲述了武乡县下北漳村太行奶娘高焕莲的故事——1940年,八路军鲁艺木刻厂厂长严涵即将去西安送密信,妻子白炎也要随军转移去做宣传。然而儿子刚刚满月,谁能哺育嗷嗷待哺的小白桦?就在此时,一位30出头的大嫂高焕莲,一把接过八路军的后代,“俺还有奶水,俺能养他,你们放心去打日本,啥时回来啥时接走。”在艰苦岁月里,高焕莲死里逃生,用生命守护八路的孩子,直到孩子4岁被部队来人接走。当时高焕莲就瘫坐在路边的大石头上,呼天喊地哭开了,离别时寸断肝肠,孩儿几回回梦中哭醒喊奶娘,奶娘常常垂泪独自在村口远望。听完这段讲解,大家已是哽咽不止,泪流满面。陈素琴院长说这段故事真实,能把大家听哭了,代入感强,讲解员讲的真好。
曹进堂 摄
“在《太行奶娘》中,有邓小平儿子邓朴方的奶娘郭金梅、刘伯承儿子刘太行的奶娘韩春华、罗瑞卿女儿罗峪田的奶娘王巧籽。70多年过去了,太行奶娘们相继去世,关于她们的故事仍鲜为人知……”陈素琴说,我是生在太行山,长在太行山,从小就听前辈讲,太行山人民与八路军,同日寇展开殊死搏斗,用生命和鲜血,为抗日战争和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造就了一个伟大的群体太行奶娘,能够把太行奶娘的英勇事迹用戏剧作品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我多年的愿望, 今天终于实现了。“我们这个剧,太行娘亲就像高焕莲,把她们的故事讲述给世人听,是一件特别有价值的事。”
曹进堂 摄
陈素琴坦言,这次带领《太行娘亲》剧组全体人员到此参观,就是让大家感悟领略那个年代,那种环境,那种精神,那里的故事。希望演员要由演戏向演人提升,更好地塑造好各自的人物角色。讴歌时代,讴歌英雄,讴歌真善美,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以精品奉献人民。
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一天天接近,上党梆子《太行娘亲》剧本修改已经定稿,演员调整全部到位,重新排练也已开始,全部排完熟练后将再次公演、打磨。将以更加昂扬的精神、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崇高的责任,用戏曲为民族铸魂,为人民奉献精品,争取把这部作品打造成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 冲刺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