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晋城市城区古书院社区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切实加强和完善社区协商议事制度,积极引导广大居民有序参与社区治理,探索形成了“双向问事、四级议事、五方理事”的“245”居民自治模式,极大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持续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多元共治聚合力 破解社区治理难题
“长久以来,停车问题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在大家心头,每次回家找车位都让人头疼。”颢园小区居民陈小霞谈及小区变化,感慨万千。如今,生态停车场的建成,彻底解决了这一困扰居民许久的难题。这一成果得益于社区“四级议事、五方理事”机制的持续推动。
社区党总支副书记马雁芳介绍说,社区实行民主协商“四级议事”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一三五”晨例会决议、“月月谈”议事会共议、代表委员不定期参议、居民群众全过程评议机制。同时,坚持党组织、物业企业、专业力量、居民、社团五方联动,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你看,这是我们的会议记录本,需要大伙共同商量的要事,都列在上面了。”翻开厚厚的会议记录本,社区办公室副主任魏毛毛介绍,晨例会主要研究解决线上线下双向征集的一些琐事及日常事项,解决不了的形成议题,会提交“月月谈”议事会研究。除了日常会议,代表委员们会不定期参议,针对民生改善、社区治理等实事、要事、难事建言献策。
“多元共治,社区的主人翁可不能‘缺席’。”马雁芳介绍,居民会对社区事务、议题事项办理情况进行全过程评议,评议结果与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网格员绩效考核挂钩。其中,网格员的绩效按评议结果分为三个等次,“两委”成员和社区工作者的评议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依据。有了这样的“四级议事”机制,居民的小事琐事基本通过晨例会决议的方式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难事、要事通过“月月谈”共议的方式研究解决;重大事项则由社区“两委”提议、“月月谈”共议、代表委员参议的方式共同推动解决。
去年以来,社区累计召开会议108次,研究解决问题68个,提交议题21个,解决修建停车棚、便民市场等重要事项32个;近年来群众满意度测评都保持在95%左右。
倾听民意暖夕阳 精准回应养老需求
郭翠花老人是古书院社区的一位居民。去年8月,社区邀请60岁以上老人到厚福养老古书院分中心参观体验。让郭翠花没想到的是,这次体验,就让她成为养老中心的第一批“住户”。“孩子在深圳工作,家里就我一个人,怪冷清的。这里就不一样了,大伙儿住在这聊天、唱歌、喝茶,每天热热闹闹,住得很舒心。”郭翠花高兴地说。
“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解大伙儿的难事。”古书院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军会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社区针对居民呼声较高的养老问题,通过实地考察、多方比选,引进了厚福为老服务机构,并在社区建成了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为居民提供专业化、特色化、多样化的养老服务,帮助居民实现家门口养老的心愿。
厚福养老古书院分中心去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嵌入式的养老服务不仅满足部分老人的“居住”需求,还对31名社区老人上门开展了助餐、助浴、助医、助急、助洁、助行等居家养老服务,受到广大老年人的赞誉。
规范物业优服务 营造宜居社区环境
“双向问事”机制是社区探索基层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
“线上主要是以楼栋为单元建立微信群,由党员中心户担任群主,方便第一时间了解居民诉求。”马雁芳说,“在线下,我们高标准打造了‘明道里’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了各种说事议事场所,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各类问题和意见收集、反馈的平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得到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社区将每月20日设为物业经理接待日,由物业面对面征集居民对物业服务方面的意见建议,并通过“现场答复+限期整改”的方式加以解决。同时,社区党组织与物业公司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社区党组织成员兼任物业公司党建指导员,物业公司党员骨干担任社区兼职委员,双方沟通协作进一步加强,推动物业公司解决好保洁、保安、保修、保绿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事务。去年以来,集中解决了电动车停放、加装充电桩、更换自来水管、智慧安防设施等问题。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永远在路上。”郭军会表示,将持续深化党建与社区治理融合,不断挖掘党建新活力,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整合更多资源,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居民“急难愁盼”的问题 ,让社区治理更有精度、服务更有温度。(郭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