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的“破圈”之旅——晋城市积极传承“匠心”手工艺打造“国礼”大品牌

“晋韵堂”“乔家窑”两大品牌成功入选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填补了晋城市品牌空白;晋艺坊文创作品《吉星高照》生肖壶入选博鳌国礼;唐铁二十八星宿系列铁壶《亢金龙》、十八式铁壶《关山月》成功入选“中国好礼”,成为晋城市首批国礼品牌产品……

近年来,晋城市聚焦特色工美文化产业,坚持以政策为杠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持续提升工美产业集群优势,不断推动本土工美品牌做大做强,越来越多工美精品和传统手工艺项目享誉全省乃至全国。

政策激励 为传统手工艺保驾护航

发展传统工美文化产业,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激励。近年来,晋城市城联社牢固树立“抢政策就是作贡献、争资金就是促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策激励、组织协调、人才培育、品牌宣传等重要作用,积极为晋城市工美行业发展创造便利条件,助力工美行业高质量发展。

全省率先出台《晋城市工艺美术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促进全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首次以市政府名义命名百名市级工美大师,建成全省首家县级工美主题展馆,成功举办国家级珐华学术研讨会。

坚持以资金活水,精准浇灌工美产业之花,自2020年设立晋城市工艺美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累计扶持工美项目300余个,涉及资金1000余万元。

组织全市工美大师赴厦门大学、广西大学、重庆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素质能力提升培训,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大师授课等多种方式,切实提升工艺美术大师队伍素质,为全市工美产业增添动能。

积极争取,推动省级工美博览会首次落地晋城,全力办好中国(山西)康养大会系列活动“重头戏”;参与省委组织部“人到山西好风光”人才宣介活动和全市规模最大、诚意最足的集中性人才活动“湘遇古堡、才聚太行”晋城行,以展为媒,推动工美“走出去”,助力人才“引进来”,擦亮了“引凤兴晋”的金名片。

主动靠前服务,不断提高全市工美行业版权保护与运用水平。2024年,全市工美行业实现版权授权1425件,占全市版权授权总量的91%以上,占全省版权授权总量的57%,工艺美术领域法治化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文化融合 赋予传统手工艺新内涵

去年9月,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好礼产业促进计划2024-2025年度推荐产品名录》。其中,晋城唐铁铁壶文化有限公司文创精品《亢金龙》《关山月》铁壶成功入选“中国好礼”,成为晋城市首批国礼品牌产品。

府城玉皇庙二十八星宿彩塑有“中国雕塑史上的绝唱”之称,是海内孤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为了让这一国宝艺术融入当代生活,唐铁特邀篆刻家唐晋先生合作,创作了“二十八星宿壶”系列,《亢金龙》正是其中之一。该壶创作于甲辰龙年,壶正面雕刻着亢金龙的图案,壶盖上搭配着栩栩如生的龙形壶钮,还刻着“飞龙在天降福雨”的吉言,寓意财源滚滚,事业兴旺。而《关山月》铁壶的创意来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十八学士齐聚青莲寺,煮茶赏月,以诗会友,留下了“十八学士聚青莲”的典故,原创了十八把青莲禅意壶,《关山月》便是十八式铁壶之一。“我们充分传承挖掘晋城铁器冶铸文化,并将其融入产品设计之中,使得铁壶不仅仅是泡茶、养生的日常用品,更是一件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唐铁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文人艺术家的儒雅之气,诗书画印的审美志趣,把晋城铁壶带向了新的高度,让铁壶在传递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也让铁壶这个载体更具柔性。

除晋城铁壶的爆火出圈,晋城市其他工美企业同样秉持着以本土文化和历史底蕴为依托、以创意设计为驱动的理念,并借助《黑神话:悟空》等流行热点不断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乔氏琉璃二十八星宿造像生动逼真,潞绸五行色定制新品惊艳亮相巴黎名媛舞会,广受各界赞誉……“我们积极引导和支持工美企业充分挖掘历史文化内涵,秉承‘将生活用品做成艺术品,让艺术融入生活’的理念,着力打造独具魅力的工美臻品,讲好晋城故事、传承优秀文化。”晋城市城联社党组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郭马军表示。

品牌宣传 让传统手工艺走向世界

在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乔氏珐华的多件作品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百花杯、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评选,并创造佳绩;

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晋韵堂《世代兴龙铁壶》获“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银奖;

去年10月24日至28日,第五届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暨工艺美术博览会和第九届中国·山西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暨文创产品展在高平蔡志忠美术馆举办。在征集作品评奖活动中,晋城市工艺美术精品占获奖总数的三分之一,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

近年来,晋城市城联社先后组织全市工美企业参加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海进博会、山西省文博会、山西省工艺美术产品博览交易会以及其他地市工美精品展等各大展会,向全省乃至全国充分展示晋城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组织各工美企业参展参赛、评奖评优是提升我们晋城本土工美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一大举措。”郭马军告诉记者,让工美企业走出去不仅为工美企业提供了互学互鉴的平台,也能够增进技艺交流合作,不断推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以让这些古老的技艺在世界范围内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让更多的人通过工美产品了解晋城、走进晋城。

同时,晋城市积极将工美产业融入文旅康养发展大格局,打造了一批以传统手工艺为主题的文化消费新场景。以山西潞安府潞绸织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加快推进潞绸产业创新发展,全力打造集工业化生产、潞绸产品体验、潞绸文化展示、潞绸织造研学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并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工业遗产。“在潞绸文化园里,游客不仅可以参观传统手工艺的制作过程,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还能购买到具有特色的工美文创产品,为传统手工艺的宣传推广提供了新渠道。”潞绸文化园负责人告诉记者。

“未来,我们将持续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全省顶尖、全国一流’工美地市建设目标,进一步拓宽视野、抢抓机遇,继续加大对传统手工艺的支持与保护力度,培育更多‘晋字号’工美品牌,全面开启传统工艺的破圈之旅,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晋城篇章中创一流、作示范。”郭马军表示。(记者窦育瑶)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