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县潞城镇精准发力打造“三有”农村干部队伍

近年来,陵川县潞城镇坚持以“管理、激励、赋能”为着力点,全力打造履职“有方向”、干事“有动力”、工作“有能力”的“三有”农村干部队伍,为乡村全面振兴打牢基础。

精细管理,让履职“有方向”。聚焦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打出管理“组合拳”。抓村“两委”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制度化约束和常态化管理双管齐下,制定《潞城镇农村“两委”干部管理办法》,明确坐班值班、请销假等制度,从日常工作规范入手,让干部行为有章可循;强化监督执纪,将纪委监督触角延伸至各村党务公开、村务决策、财务管理、工程项目建设等重点领域,并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干部工作进行全面监督,以强有力监督提升干部干事质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到村工作大学生培养。大力实施年轻干部成长工程,建立个人成长档案,搭建“潞青课堂、潞青讲堂、潞青述职、潞青笔拼、潞青团建”五大实践平台,每周开展集中诵读,为年轻干部提供学习交流、展示自我的舞台;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由基层经验丰富的乡镇干部与年轻干部结成帮扶对子,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通过面对面讲经验、手把手教方法,让年轻干部在实践中快速成长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抓村党组织带头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实施“精准选拔、系统培养、动态管理”机制,通过“N+1”传帮带模式,让多名经验丰富的镇村干部共同指导一名后备干部,全面提升后备干部综合能力;针对郊底、洼窑、郑家岭等村班子人数不足、战斗力弱的问题,及时从“三年行动”后备人才库中深入分析研判,综合考虑能力、经验、群众基础等多方面因素,将3名合适人选调整充实至“两委”干部中,有效增强了班子力量,为村庄发展注入新活力。

多元激励,让干事“有动力”。构建多元激励体系,激发干部干事热情。以比促干。紧紧围绕“千万工程”、项目建设、巩固衔接等重点工作,积极开展“亮晒评”活动,将重点工作推进会从政府机关搬到优秀村、落后村召开,通过典型带动、现场促动,加强村与村之间的交流,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促使干部主动作为,积极推动工作开展。以考促干。实行“两委”干部派工制,由村级统筹工资发放,将绩效报酬与本人当年日常工作完成情况紧密挂钩,对工作完成出色、业绩突出、考核优秀的干部,给予一定奖励;对长期不在岗、履职不经常的干部扣除绩效报酬,真正让干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同时充分发挥年终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在工作中积极进取。以情促干。实施党政领导包片联村工作机制,通过领导干部与村干部的日常沟通、谈心谈话,深入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生活状况,对4名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村干部,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全面赋能,让工作“有能力”。搭建系统学习平台,提升干部干事效能。业务培训强本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机关干部中挑选业务骨干,针对农村“三资”管理、巩固衔接、村级小型工程招投标等重点工作,开展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多种方式,让干部深入掌握业务知识,增强业务能力。外出观摩拓思路。组织村干部到兄弟乡镇及高平、沁水等周边地区参观学习,了解当地在基层治理、村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了解最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让干部开阔眼界,拓宽工作思路,为本地发展提供新路径、新方法。实地指导促发展。围绕“一村一主题”建设思路,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各村敲门问计,党政领导广泛开展调研,立足各村自然资源、文化底蕴、产业基础等优势,帮助各村理清发展方向;紧盯各村重点项目,建立班子成员包联责任制,成立工作专班,实行动态管理,提供全过程服务,真正为企业纾难解困、为村级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让干部干事更有底气,村庄发展更有潜力。(张倩 郑亚冬)

[编辑:李柯薪]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