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2024年,高平市野川镇聚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短板弱项,着力突破行政管理界限,探索以“组织联建”为动能、以“产业联兴”为依托、以“人才联育”为支撑的“联村抱团”机制,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组织联建”,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以组织联建为切入点,通过多种形式探索发展新模式,增强发展动力,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坚持党建引领。以构建“大党建”格局为出发点,各村党组织联动发展、协同推进、形成合力,通过建立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完善组织架构、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因地制宜发展圪塔庄韩梨、圪台连翘、沟村地黄等特色农业产业。
搭建合作公司。有效整合资源,盘活土地种植连翘2500亩,引进连翘药茶厂,年产药茶60吨;积极培育高科技种植,引进山东高新蔬菜园区项目,实现育苗、种植、销售一体化;加大招商引资,引进煤层气开发项目,每年采气50万方。
建强专业合作社。各村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等方式,动员村民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引导开发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一个;修建82栋春秋蔬菜大棚;提标改造500亩老黄梨;新上年出栏500头养猪项目,村集体内生动力明显增强。17个行政村以村为单位交流探讨合作社管理经验,带动农民增加收入,“联村抱团”作用发挥明显。
“产业联兴”,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动能
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按照“产业相融、资源互补”思路,结合联村区域资源禀赋,推进产业抱团发展。
联合种植,促进规模化发展。在全镇13个村发展千亩辣椒种植,统一苗木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有效解决村级集体经济“零小散弱”问题;连片种植400多亩水果玉米,采取专业公司技术支持、党员干部示范引领、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多元化模式,扩大水果玉米种植规模。
丰富业态,推进产业化发展。杜寨村、南杨村、北杨村联动发展旅游产业,探索以“农业产业为基础,旅游休闲为形态,红色文化为灵魂”的农文旅互促融合发展模式,激发短途游、周末游、研学游市场潜力。
共享资源,实现融合化发展。依托支部联建,促进资源联享,围绕产业联兴目标,推动支部与支部、支部与企业、支部与合作社深度合作。形成“黄梨种植到梨片深加工、连翘种植到连翘药茶、中药材种植到中药材深加工”三条产业链条,产品附加值大大提升。
“人才联育”,注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活力
始终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通过选树典型、搭建平台、实战锻炼等方式,全方位激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引擎”。
选树典型,示范引领。在各村深入挖掘和发现乡村能人、致富带头人,强化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各类人才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后沟村85后青年张扬利用梅花鹿养殖技术带头发展梅花鹿养殖产业;沟村村依托土地资源优势,加强村民技术培训,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发展地黄产业200亩。
搭建平台,交流学习。吸纳村内有技术、懂农业、肯学习的30名乡村能人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为群众提供农机驾驶等技能培训,让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学技能、增本领。大西沟村多方式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村内多次开展农机服务。
下沉力量,赋能发展。20余名到村工作大学生深入一线开展驻村工作,着力做好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每月平均走访群众200余户,提交乡情日记30篇,总结工作成果,以实际行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焦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