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假期,晋城大剧院座无虚席、场场爆满,浓浓的年味在文化气息里升腾。天南海北的游客和各地市民慕名而来,尽情享受这道精心烹制的文化盛宴。
“大型舞蹈史诗《黄河》曾入选国家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还获得了山西省‘杏花奖’,我早有耳闻,没想到这个春节能够在‘家门口’一饱眼福。”市民韩晓丽带着两个孩子早早来到晋城大剧院候场。“黄河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我们的母亲河。希望孩子们通过观看演出,更加了解黄河文化,更加了解我们的根与魂。”
1月31日晚七点半,演出开始。磅礴的黄河水奔涌而来,将观众带到了熟悉的母亲河岸边。“一个漂泊在河上近万年的老船……”伴随着饱含沧桑的独白,黄河人的故事、中国的故事娓娓道来。
《黄河》分为《九曲黄河万里沙》《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入海流》三个乐章,以血肉之情为寄托,以黄河气魄为载体,意象化地再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辉煌历史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奋斗历程。短短100分钟的演出,融合舞蹈、音乐、油画、中国画、雕塑等多重元素,借助全息投影等信息化手段,打造出震撼绝美的舞台效果。
“舞台以布为道具,普通人站都站不稳,演员们却在上面翻飞跳跃,仿佛飞溅的泥浆,又恰似湍急的河湾,完美再现了黄河的颠簸和激荡,也让我们的内心跟着澎湃起来。”从浙江回乡探亲的郭佩对这场演出赞不绝口。
“或拖着纤绳,或舞动红绸,或保卫黄河,舞者将柔与刚结合在了一起,不仅仅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还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河的柔情和壮美。”学生刘昱铭用热烈的掌声回报演员。
极致的视听,澎湃的激情,多次引爆现场,欢呼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演出结束后,观众意犹未尽,导演张继钢连连点赞:“我根本没有想到晋城有这么好的剧场,晋城人也很重视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都是我们成功演出必不可少的土壤。非常期待下一次再来晋城。”
《黄河》的余音还未散尽,晋城大剧院又迎来欢声笑语。2月1日晚,“一把琵琶奏出千军万马”的国乐艺术家方锦龙携手知名相声演员李菁、贾旭明等亮相晋城,跨界国乐相声秀《乐来乐快乐》又为观众奉上了一场新春大戏。
“国乐与相声融合演出,这在全国属于首创。我们的公演目前只在青岛和上海两个城市开展,第三站就来到晋城,希望在春节期间给大家增添一点喜庆的氛围。”演出前,相声演员李菁向记者介绍了这场跨界国乐相声秀。
“你不知道,晋城的方言‘石介蛋’就是很厉害的意思。”“哦,那我就是‘石介蛋’,是一个大大的‘石介蛋’”……借助方言抖包袱,《乐来乐快乐》在爆笑中开场。
近2个小时的演出,将婉转悠扬的国乐与幽默诙谐的相声相结合,通过开场秀、群口相声、对口相声、国乐单口、三人相声等方式,打造了一台集相声演出、民乐演奏、艺术普及于一体的精彩节目。这场跨界的快乐盛宴“笑点”频出,赚足了现场观众的掌声。
“全是包袱,全是料!真的是太好看了。”走出剧场,市民刘星星仍在回味。“将国乐与相声相结合,这种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不仅让我们感觉到传统相声的魅力,也让我们领会到国乐的魅力!”
“方老师不愧是国乐大师,那首琵琶名曲《十面埋伏》,现场听得我汗毛都立起来了。”市民白杨忍不住称赞。“春节面对面欣赏名师大家的作品,这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今天一下子见了仨,这个春节过得值!”
除了《黄河》《乐来乐快乐》,晋城大剧院还精心组织了童话剧《白雪公主》、上党梆子传统戏《秦香莲》和《三关排宴》等精彩剧目,涵盖不同剧种、不同年龄层,从正月初一排到正月初十,场场不同、场场精彩。“面向市民及外地游客,我们还推出了多项文化惠民政策,希望通过精彩演出,丰富文化生活,让大家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度过一个年味十足的新年。”晋城大剧院副总经理王菁雅介绍。
新春佳节好戏连台,惠民剧目唱到心里。步出剧场,不少观众交口称赞,张国斌高兴地告诉记者:“新春佳节,市委市政府推出了这么多文化大餐,给我们老百姓带来了一场视觉上的享受,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让我们过了一个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文化年。”(记者裴囡囡 李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