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种五谷、尝百草、疗民疾,开创了中医药文化的先河;“脉祖”王叔和在这里整理《伤寒论》,著述《脉经》,使脉学正式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一门科学……千百年来,高平名医辈出,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
近年来,高平市依托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带动了广大群众就业增收,使其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一剂“良方”。
流转土地,连片种植黄芩
在寺庄镇七庄河黄芩茶标准化种植基地,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组织村民在开展黄芩种植作业。播种机穿梭在田间,将种子和肥料播撒进土地。“机械化黄芩种植方式,每台机器每天可种植80多亩,极大地提高了种植效率。”公司负责人张永新说。
黄芩是一种多年生草本作物,其根可入药,茎叶可制茶,具有清热降火、安神助眠等功效,市场前景广阔。目前,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原村乡、寺庄镇等地共流转了1000余亩土地种植黄芩,累计带动周边村庄300余户村民就业,人均年增收1万多元。
经过多年发展,腾达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形成了集黄芩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企业,生产的黄芩茶列入了山西药茶名录,产品远销太原、郑州、北京等地,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黄金”茶。
张永新表示,接下来,他们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建设中药材初加工厂,与高校进行合作,对黄芩提取物及衍生产品进行深度研发,真正把黄芩产业做大做优,带动更多村民增收。
“一年两季”,提升土地效益
前段时间,北诗镇野沟村的20余亩板蓝根、党参迎来丰收。伴随着机器驶过,一根根板蓝根破土而出,摆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将挖出的板蓝根收拢成堆,抖茎去土、装袋、晾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板蓝根、党参作为常用中药材,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种植成本低、易于管理,具有“当年种、当年收”的优势。2023年,野沟村看准了中药材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高平瑞祥农业产业专业合作社合作,流转50余亩土地,连片种植党参、板蓝根、柴胡等特色中药材。目前,板蓝根、党参已迎来采收期,预计产量可达1万余斤。
“党参、板蓝根采收完后,会先阳干,再背阴干,随后售卖即可。我们已经对接了陵川、运城、平顺等地的药商,销路不发愁。”合作社负责人王东妹说,合作社将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探索种植蛇床子、冬葵子等中药材,实现“一年两季、一地多收”,把中药材产业做大做强,让“苦”药材种出村民的“甜”滋味。
精心管护,提高药材质量
丹参又名赤参、紫丹参、红根等,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对冠心病、神经性衰弱失眠等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市场需求量大。去年以来,高平市米山镇米东村引进高平市百草园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50余亩,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目前,种植的100亩丹参进入了采收期,预计产量可达35万斤。
“我们结合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结合订单式种植,选择了适合本地的丹参中药材,加上我们在种植、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今年的丹参长势不错。”高平市百草园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原晓峰说。
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也进一步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除了土地流转金,村民还可以在地里干活,季节性带动了100余名本村及周边村民在家门口挣上了钱。(焦艳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