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丧者进公墓,为我们节约了一笔安葬费用。谁家办白事,邻里乡亲都来帮助,还让人倍感温暖和安心。”“我们村的公墓由来已久、环境优美,大家都很认可公墓制度。如今,不少在外居住的本村人员去世后,也回来本村公墓安葬。”在阳城县白桑镇通义村,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村集体公墓殡葬理念早已深入人心,文明殡葬蔚然成风。
通义村集体公墓位于村南的一处山坳里,公墓周围青松翠柏环绕,环境干净整洁、优雅庄严,让人感觉充满生机与宁静。墓穴布局合理、排列整齐,共有将近1000个。目前已有900多人安葬在此,未来还可解决本村约10年的丧葬需求。“通义村公墓是公益性公墓,公墓制度推行50多年以来,益处愈显,它有效节约了耕地,避免了传统丧葬可能出现的讲排场、盲目攀比,铺张浪费的现象以及各种矛盾冲突的发生,营造了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通义村支部书记孙小军说,“大家都意识到了集体公墓的好处,村民们的丧葬习惯越来越好了。这也是我们村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和美乡村的生动实践。”
在物资匮乏、生活艰苦、思想保守的70年代,通义村公墓是如何建成的?公墓制度又是如何推行的?
当时,时任通义村支部书记的侯国太面对村里积贫积弱的现状,打破单一种植粮食的生产模式,作出了“植树为先,农林并举,以林致富”的决策。他带领全体村民在山岭沟岔,房前屋后植树造林,很快通义村迎来了“春季鲜花满园,夏季绿树成荫,秋季硕果累累,冬季松柏长青”的富饶景象。通义村靠林业起家,其后又相继开办了煤矿、磺矿,创建了铸造厂、机砖厂、琉璃厂、耐火砖厂、苗圃;兴办起村剧团,修建了村公路,整顿了村容貌,改造了幼儿园、新建了敬老院。通义村产丰业兴、盛极一时。该村以人为本,强化民生导向,就这样,集体公墓由村集体出资建设而成。
为了推进公墓制度,侯国太抗住了来自社会各方的压力和打击,为丧事简办制定了不请神安营,不穿白戴孝,不摆桌上供的“三不制度”,并将自己去世的亲戚首先安葬在了公墓,至此以后,公墓制逐渐得到了村民的接受和认可。
殡葬工作是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也是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如今,通义村的公墓制依然沿用至今,而殡葬的方式和文化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化变迁。该村不断完善公墓建设和管理,形成了更规范、更文明、更简朴的殡葬新风。(任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