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系统谋划破解“小马拉大车”失衡难题

“打印身份证、开具收入证明、秒办食品小摊点备案……如今这些事不出社区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近日,晋城市城区东谢匠社区居民韩小丽在社区自助便民终端办理了收入证明,对于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进社区实现就近办的做法,她拍手称赞。

今年以来,晋城市把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坚持“减负”与“赋能”并重、治标与治本并重,放权与明责并重,充分发挥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突出党建引领、系统谋划,上下联动、全域推进,机制保障、破题攻坚,举全市之力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全市77个乡街各自情况有别、基础条件不一,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必须系统谋划、全域推进。晋城市把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作为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必抓的重要任务,成立由市委书记任主任的协调机制,市、县两级书记亲自挂帅,系统部署、专题研究,设立权责清单、网格治理、基层力量和准入事项,以及物业服务管理、基层基础保障、信息化建设等6个市级工作专班和3个督导组,建立“社工部分解、部门定举措、机制办审核”动态调整机制,细化10方面71项具体举措,因地制宜增设“推广‘赵树理调解’工作法”等5项举措,一体谋划基层权责、网格治理、基层力量、信息化平台等工作,切实把工作分解到人、进度明确到月,推动基层治理工作落地落实。

“作为市里明确的整县推进综合试点,我们加强上下联动,突出靶向施治,推动基层减负赋能见行见效。”高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毕海霞表示,针对“权小责大”“人少事多”“看得见管不着”等问题,高平市一手抓“大车”减负,减事项、减牌子、减压力,梳理属地管理责任清单13类81项,一手抓“小马”赋能,推动力量、资金、服务、教育下沉,实行联建共建,实现抱团发展。

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要坚持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晋城市采取基层自荐、专班研判、机制办审定的方式,确定工作基础好、条件相对成熟的20个乡街试点,市级领导包县区,县级领导包乡街,乡街领导包村社,工作专班包试点,每半月至少1次深入包联点现场指导,物业服务酬金制、网格治理五大体系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12345”热线机制等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城区开发区街道东圣社区采取“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三方联动,推动社区服务百花齐放,警务便利店、五点半课堂、护士到家驿站、一米工坊理发等深受老百姓青睐。特别是辖区鸿禧山庄小区实行酬金制改革,居民物业费统一存入物业企业和业委会的物业服务资金共管账户,解决了物业管理难题,还增设了充电桩、篮球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在社区全面推广物业服务酬金制改革,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好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争取为全市基层治理提供更多好经验、好做法。”东圣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俊勇说。

难题破解的效果如何?老百姓最有发言权。阳城县洎水新城社区聚焦家门口就业,设立社区零工驿站,达成就业意向98人,便民服务中心梳理“居能办”事项63项、“镇能办”事项101项,居民足不出户就能办成事;泽州县北堆村细化“网格化”治理,建立老党员、老干部矛盾纠纷化解调处机制,实现矛盾不出村、化解在基层;陵川县杨村村推行“群众提、支部审,网格议、代表决,专人督、群众评”六步议事工作法,大到产业布局,小到庭院卫生,村里的事全部由群众说了算;沁水县长畛村加快数字赋能,加载智慧停车、身边就业、房屋租赁平台,服务质效显著提升,老百姓的生活更加便利。

全市六县(市、区)协同发力,在破解矛盾中寻找新思路新模式,在解决问题中积累新办法新经验,全力破解“小马”和“大车”的失衡问题,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基层真正从“千条线”中解放出来,让更多党员干部把更多时间精力放在干事创业、服务群众上。(裴囡囡)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