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例!中国最早的升降舞台在这里!

郭峪古城位于阳城县东北约20公里的樊山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郭峪在记载中多以城称之,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它的大,无论规模还是面积,都堪称沁河流域诸城堡之首。城的高度为三丈六尺,整十二米,高于周边诸城堡,总面积达179000平方米,也大于周边所有的城堡,因城墙内侧建有627.5眼窑洞酷似蜂窝,成为沁河古堡群中独一无二的“蜂窝城”。

位于郭峪古城的西南角有一座始建于元代至正年间的古庙——“汤帝庙”。汤帝庙,坐北朝南,依山势而起,从门前的道路到最后面的大殿,共分为两个建筑平台,自然形成上下两个院落。第一个平台高于门前道路约3米,台基上建有抱厦、山门、钟鼓楼等建筑。进入院内,南为戏楼东西妆楼,东西两侧各有配房看楼五间,北面正中为一梯道,先从两侧上至中间平台,再由正中平台及内凹的梯道进入上院。上下院之间的高差大约有3米,上院就建筑在第二个建筑平面上。

汤帝庙内最有特色的建筑是山门之上的戏楼。戏楼为近于正方形的建筑,单间四柱,单檐歇山顶,五踩双下昂斗拱,四个翼角飞翘,檐上琉璃瓦色彩绚丽,檐下斗拱层层出挑,华丽而有气势,仅建筑本身,就具有明初三面看舞楼的特色。

这座高大戏楼距地面达4.5米,即使成年人也得仰着脖子才能看清,不禁让人感叹为什么要把戏台修得这么高呢?旧时庙里唱戏,有钱有地位的人坐在戏台两侧的看楼上,类似今天的贵宾席,百姓中的妇女、小孩在台阶上面的院子两侧看戏,而成年男子只能站在下院看戏了,由于戏台很高仰着头看戏很累,也很难看清台上演什么,那就只能是“听戏”了。这里的戏台之所以这么高,其实是与上院的正殿位于一个平面,所以汤帝庙的戏是专唱给汤王听的,想来也不无道理。

最令人称奇的是,它是一座可升降的戏楼。为了方便舞台升降,古人特意在舞台下方支撑舞台的柱体上设计了有助于升降的卡槽,这一独特的设计在全国尚属首例,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升降舞台了。

为了让戏台下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听到声音,他们在舞台顶上设有螺旋漏斗形的藻井,舞台正下方空地当年会放置一些空水缸。这种巧妙的设计使得唱戏和伴奏的声音经过上方藻井的反射和下方水缸的回旋,就会将声音放大,使得在庙里各个角落的人都能听到,此设计充分体现了古人的聪明智慧。最为有趣的是,在戏楼的两侧又增加了两座小小的乐楼,宽2.3米,进深2.2米,形成一大两小的格局。

郭峪古城的景点各具特色,展现了中国乡村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只有亲自去看看那些古老的建筑,感受那里的氛围,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独特之处和历史韵味。

[编辑:程琳琳]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