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

近日,国家文物局在上海召开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工作现场会。会上,天津和平区、河北承德、山西晋城、浙江杭州余杭区、安徽黄山、福建泉州鲤城区、江西景德镇、山东青岛、河南开封、湖北红安、湖南长沙、广东潮州、云南大理、甘肃嘉峪关、新疆库车等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地区负责人汇报创建实施方案并接受专家评议。

晋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山西高原与中州平原交界处,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地理位置特殊,历史上就是草原文明和中原文化的交汇融合区,形成了特有的地域文化,留下了众多文化遗存。现有不可移动文物6601处,其中古建筑类5447处,占文物总量的82.52%,宋金以前木结构古建筑58处,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72处国保,4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166个中国传统古村落;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金代古戏台和元代姬氏民居;有117座明清古城堡和15万间明清古建筑,被誉为“中国古建博物馆”和“中华民居宝库”。

2017年,晋城市入选山西文物密集区改革试点,累计投入资金近4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护修缮文物本体,开展环境整治提升。2021年,被确定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城市,财政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推动古建保护基础、体制机制和活化利用等工作初见成效,为创建古民居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2023年以来,晋城市聚焦“乡土中国、民居晋城”主题,立足构建“一心一廊两带三片区”总体布局,锚定“保护、记忆、活化”三项任务,重点推进研究、阐释、利用等六大项目,积极推动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工作起步成势。

经过多年的接续努力,晋城古民居带动集体增收、群众获益的优势作用逐步显现,文物旅游康养产业辐射全市412个村集体,促进10余万群众就业增收、间接受益近40万人,文物景区、文保单位参观人数逐年递增,“游古建”成为晋城新的旅游名片。

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是由国家文物局同意设立并指导管理,具有全国性示范引领意义的特定区域。全国第一批入选单位共6家,第二批入选单位共15家。

新一批示范区聚焦提升城乡建设中的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防止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坚持最小干预,多用“绣花”功夫,确保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文物资源数字化、传播智慧化、服务共享化。让文物和文化遗产可感、可见、可知、可参与,吸引更多人加入文物保护研究利用。(晋城市文旅局)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