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跳皮筋,我第一,马兰花开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绿树掩映、屋舍俨然,一朵朵娇艳欲滴的花儿在夏日的阳光里顾盼生姿,远处传来孩童的嬉闹和老人们的笑谈。
泽州县保福村,一个传统的农业村,这两年陆续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累计达到33万人次。“说实话,这场面我在心里想象过好多回了,真没想到梦想照进现实了。”村党支部书记晋波感触颇深。
保福村位于晋城市泽州县高都镇,全村871户2113口人。“我们村是泽州县早期党组织‘中共高都垂棘小学党支部’的诞生地,有光荣的红色基因。”晋波自豪地告诉人们。
土生土长的晋波对家乡有种难以割舍的感情,毕业后就在本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发展苗圃种植、建设温室大棚蔬菜示范基地、推行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都在他的发展盘子里,但他觉得,仅靠传统农业远远不够,如何利用当地丰富的文化资源让保福村从“传统农业村”走向“共同富裕村”?这都考验着新一届支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智慧。
2021年4月,保福村按照“突出党建引领、创新网红效应、发展全域旅游、实现乡村振兴”的思路,依托村内丰富的明清古建筑及传统古院落资源,巧借全域旅游的政策东风,投资160余万元重新修建坍塌废弃的老村委大院,全方位打造怀旧文化场景,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乡村韵味体现得淋漓尽致。他还联系网络红人打卡保福村,吸引外地游客。没想到这招一炮而红,仅当年“五一”就售出1500张美食票,带动促进周边13个农民小吃摊位日均营业额超2000元。
小吃摊主郝俊红想起去年的场景还兴奋不已:“那时候我心里直犯嘀咕,会有人来我们这小村村玩?当时就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准备了1000斤肉丸。简直不敢相信,1000斤肉丸卖个精光,几天就赚了2万块钱!”
在村里偶遇游客李晋霞,保福村的红火热闹让她忍不住唱起了“炉中火,放红光,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军民心向共产党……”
已在四川成家立业回来探亲的窦文文感叹道:“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保福村让我回到了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在院子里摘豆角的场景,心里很感动。”
怀旧文化场景是晋波和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向村民收集老物件,利用自身的美术特长精心设计的,同时以“大山美食生产队”餐饮为特色,借助抖音直播、微信推送等新型互联网传播方式,让游客来这里品乡味、忆乡情。
名气有了,怎么长久地吸引游客。保福村进一步整合全村文化旅游资源,按照“一村一特、一村一品、一户一景”的原则,形成以党建为引领、网红效应为推手、文化旅游资源为基础、市场运行为手段的模式,在原有的“大山美食生产队”基础上打造“一队十八坊”:一队即“大山美食生产队”,“十八坊”即酒坊、醋坊、豆腐坊、药膳坊等农耕文化一条街。
一直在外打工的李宇娜听到村里发展起了旅游业,便回到村里当起了康养民宿的“小老板”。“在外做生意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现在不出村就能就业,每月还能赚个千把块钱,我就图个稳定。”
“现在餐饮年收入预计可达150万元,村集体按照净收入的20%进行分红。2021年村集体收入47万元,今年肯定能突破50万元。”晋波脸上有着掩不住的喜悦。
保福村还成立了“泽州县福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土地、水利等资源,以多元化的模式打造循环农业基地,有日光温室大棚22栋、苗木培育基地150余亩。认准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把“金钥匙”,未来保福村还将继续探索更多新路径,让群众体会到满满的幸福感。
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了,为群众解决实实在在的困难就成了晋波和两委班子时时挂在心头的一件事。
“咱先从解决村里独居老人吃饭问题入手。”带着这个想法,两委班子积极筹划,与一站通科贸有限公司合作开办了保福村爱心食堂,为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一元午餐。
72岁的老人徐全法由于老伴腰部患有疾病,子女又常年在外,吃饭就成了一件麻烦事。“别看就是一顿午饭,大夏天太热,来这吃一顿饭真的很方便,很省事。有党在,安心!跟着党走,靠谱!”徐全法高兴地说。
作为保福村党支部书记,晋波深知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最后一公里”,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更是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治理能力、夯实党的执政根基的战略举措,他锚定目标立誓要为家乡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儿。“接下来,我们要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为契机,以忆怀旧文化为突破口,以网红达人为推手带动乡村文化旅游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以休闲运动促进乡村旅游、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自然生态、休闲运动、人文历史、农耕民俗等资源的有机结合,突出休闲功能,传承农耕文明,拓展旅游内涵。”说起未来,晋波信心满怀。(郭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