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是新时代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陵川县平城镇党委、政府针对辖区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现实问题,构建“全周期管理+立体化服务”工作体系,通过建立动态数据库、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实施暖心关怀工程等举措,有效激发流动党员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
严密摸排构建“信息链”,动态管控精准化
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台账。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微信等方式对辖区流动党员情况开展“地毯式”摸排,精准掌握党员基本情况、流动轨迹、从业状况、联系方式等核心信息,建立包含33名流动党员的动态数据库。
完善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各支部对流动党员实行“每月一访”联络机制,要求流动党员离乡必报备、流入必报到,精准掌握流动党员信息,做到“进出”“去向”心中有数。同步实施结对帮扶计划,为每名流动党员配备1名结对帮扶联系人,定期与流动党员沟通交流,提供组织关系转接、就业指导等服务,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线”。
健全流动党员协管机制。依托“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子模块”,选派专人担任管理员,对流动党员接转“日日清”,实时跟进党员信息,做好信息录入更新工作,及时将流动党员纳入流入地党组织管理。对于因系统对接问题无法线上纳管的,建立线下纳管流动党员台账,确定其可以正常参加流入地的组织生活,实行流动党员信息互通、管理双向联动。
多措并举搭建“学习桥”,学习赋能常态化
云端课堂随时学。各支部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在微信群内及时推送最新党建动态、理论学习资料等120余篇,督促流动党员依托学习强国、共产党员网、三晋先锋等线上学习平台,利用“碎片时间”开展常态化自学,全面提升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
返乡补课集中学。利用国庆节、春节等返乡“归巢”有利时机,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集中学习,进一步加强党员间的学习交流,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断档、不掉线,及时为流动党员“补钙壮骨、充电蓄能”,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学”。
躬身实践引领学。引导在外流动党员立足岗位实际,主动担当作为,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强化理论武装与实践能力双提升,鼓励党员在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中亮身份、当先锋,展现先锋模范作用,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褪色”。
温情关怀筑牢“暖心巢”,作用发挥长效化
建立“定期关怀问候”机制。在月底及重大节日、“政治生日”等特殊节点,支部联系人对流动党员进行电话慰问,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为流动党员解决“后顾之忧”。
推行“流动党员返乡服务”机制。以村为单位,积极组织返乡流动党员发挥自身所长,参与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积极让家乡群众切实感受到流动党员的温暖与力量,进一步拉近与家乡的情感联系,筑牢党组织的群众根基。
创新“智汇家乡”工作机制。组织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发挥流动党员在外信息广、见识多、思路宽等优势,为流动党员提供创业信息、政策咨询等服务,吸引在外流动党员返乡就业创业,助力家乡发展。
下一步,陵川县平城镇将继续深化“管理+服务”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管理精度,依托暖心服务增强组织黏性,构建“流出有报备、流入有管理、学习有保障、作用有发挥”的流动党员管理新格局,激活流动党员助力基层治理的“红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