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2024年以来,晋城市文联发挥工作特色和“两个优势”,持续在思想政治、文艺创作、文艺活动、人才队伍等方面发力,引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繁荣文艺事业,叫响叫亮了晋城文艺名片。
以活动为媒 持续讲好晋城故事
“Very Beautiful!”去年10月21日傍晚,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前总理洛朗·法比尤斯一行访问晋城市,在跨越千年的古堡间触摸晋城的文化印记。“晋城的古堡是一张独特的名片。”洛朗·法比尤斯点赞了这次活动:“希望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交流活动,带动两国友人共同保护和传承好古堡文化!”
这是晋城市文联以活动为媒弘扬传承晋城文化的缩影。一年来,晋城市文联聚焦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举办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特色突出、亮点纷呈的主题文艺活动,以活动为抓手鲜活地讲好晋城故事。
举办大美新疆 光影传情——“汾水连天山”我们眼中的新疆摄影作品展、“祖国颂”为时代放歌——晋城市书法篆刻优秀作品展、“为时代放歌”原创诗歌散文大赛等多场文艺活动,全面反映全市奋发有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营造浓厚氛围。
承办“湘遇古堡 才聚太行”系列活动之一“千年之约——探寻晋城古堡古建书院文化沙龙”,邀请省内外近百名专家学者齐聚赵树理文学馆,就古堡古建和书院文化畅所欲言,进一步加强晋湘两地人文交流,擦亮“东方古堡、人间晋城,云锦太行、诗画晋城”名片。
举办“大地流彩·晋城市第二届(村BA)篮球冠军赛”“冶炼起源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等活动,协办“首届全国中老年网书画展”,在沁水县尉迟村打造“树理小镇”,助推赵树理文学奖颁奖地永久落户晋城市,用文学艺术的形式赋能乡村振兴和文旅康养融合发展。
文艺活动异彩纷呈。晋城市文联团结和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一线、扎根本土,沿着乡村振兴、项目、文旅康养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足迹,反映时代风貌,唱响时代之歌。
以文艺惠民 繁荣群众文化生活
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过去一年,晋城市文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落实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的要求,扎实开展文艺惠民活动,让文艺之花开进百姓心间。
舞蹈、歌曲独唱、古筝独奏、汉服秀、萨克斯独奏、上党梆子……去年消夏晚会上,一段段精彩节目轮番上演,让高平市神农镇的群众念念不忘;在中国文联和省文联的指导下,晋城市文联强力推进“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先后在泽州县、高平市举办了汇演、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浸润文化和文明的力量。
与此同时,晋城市文联春节期间开展了三十余场(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活动,义务为群众写春联、送“福”字两万余副(个);继续深入开展“文艺进校园”活动,全年共组织60余名艺术家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活动60余场;与市融媒体中心共同打造“我在程颢书院为您读诗”系列活动栏目,让书院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举办第三届“好书分享 琅琅有我”全民阅读展赛,诵读经典文章,叫响“书香晋城”,在全社会营造爱读书、读好书的浓厚氛围。
以平台为介 叫响晋城文艺品牌
“看了这几期介绍,我才知道原来铁艺还有这么多讲究。”去年,晋城市文联在“晋城文艺”微信公众平台开设“寻找民间手艺人”栏目,选取6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介绍铁艺文化发展脉络,有力促进铁艺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一年来,晋城市文联积极搭建各类展演展示平台,助力优秀文艺作品创作,帮助文艺人才成长,推动晋城市文艺事业高原之上再攀“高峰”。
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排演上党梆子《大汉母子》等一批优秀剧目;音乐剧《李有才板话》在省城公演,获好评如潮;原创舞剧《挂壁天堑》获第十八届山西“杏花奖”新剧目奖;舞蹈《岁月》《太行号兵》和《噙起鼓儿庆丰收》分别在第十一届华北五省舞蹈大赛中获奖;美协郭静的《沸腾吧!土地》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优秀人才接续成长。剧协主席陈素琴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个人,副主席程燕广入选文旅部“全国舞台艺术优秀节目创作扶持计划”;青年诗人榆木参加第九次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晋城市文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奋进姿态,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具有晋城烙印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叫响叫亮晋城文艺名片。(记者裴囡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