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同娥:让老年人“舞”出幸福晚年

上午十点钟见到任同娥时,她刚结束了早晨常规两个小时的排练。当时,她还穿着演出服,上身是蓝色羊毛衫,下身是红色阔腿裤,仿佛行走在舞台上,神采飞扬。

在晋城,提起火凤凰老年歌舞团,可谓名声在外。但说起任同娥,很多人却没听说过。68岁的她是火凤凰老年歌舞团的团长,同时兼任编导和演员。日常工作中,任同娥不仅要组织排练、上台演出,还要负责舞蹈团的运营管理。“你看,我们正在组织招募‘银龄’志愿者,要求年龄是60岁至75岁。”她边说边通过手机微信联系团队成员,嘱咐他们怎么报名,如何填表。仅仅发表、收表工作,她就得跑两三天。

据了解,火凤凰老年歌舞团组建于2011年,是由老战士、老干部、老教师、老专家、老模范自发组织的志愿公益文化组织,主要承担理论政策宣传和文化文艺等志愿服务项目。去年,任同娥带领“五老”创作群口快板《三中全会指航向》,先后深入西上庄办事处岗头村、凤台小学、古栖农场、三利珍农业生态园等农村、学校、社区、军营、企业、单位等地开展理论宣讲50余场,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新时代的银发宣传队”。

任同娥是歌舞团的第二任团长。她说:“我们是公益团体,不收会费,也没有工资,大家都是慕名而来,有的来自乡村,有的来自企业,都是退休干部职工发挥自身余热,不计回报。”

今年3月,围绕贯彻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歌舞团走进星火科技开展专场演出。活动包括快板说唱、红色歌舞、情景剧演出等16个节目,都是自编自演,出演人数达40多名,时长一个半小时。“演出中,大家都是有条不紊,前面一个节目结束,立刻下台换服装,参加下个节目的演出。虽然这样,但大家都不觉得累,乐在其中。”任同娥感慨地说。任同娥作为整场演出的编导,同时还要参加七八个节目的演出,其中的忙碌、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

任同娥告诉记者,歌舞团经常以文艺小分队的形式下乡参加文化惠民、消夏晚会专场演出,高峰时演员规模能达到100余人,活动时长达两个多小时。

火凤凰老年歌舞团有着优良的传承。他们的固定排练场地就是物茂广场,每天早上排练两小时。日常工作中,任同娥以身作则,总是提前十五分钟到场,刮风下雨不退缩,给大家作出了榜样。她对艺术水准更是精益求精,每年的中央和地方台春晚她都要翻来覆去看很多遍,学习编排理念,吸取流行元素,以期创作出更加贴近群众心理和审美的高品质文艺作品。

去年,任同娥带领团队根据巴公镇桥岭村八路军军鞋厂的真实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大型红色原创情景舞蹈《军鞋送给八路军》,在全市首届“芳华艺术季”重阳专场比赛中取得冠军的好成绩。为了将这红色革命故事生动地展现给广大观众,任同娥带领主创人员不辞辛苦,数十次参观桥岭村展览馆,翻阅村志,走访村民收集整理资料。她根据收集到的珍贵素材,使用麻绳、纺车等传统道具,运用舞蹈的形式精心编排、倾心打造,还原了抗战时期当地群众为晋豫边游击队赶制军鞋的真实场景,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14年来,任同娥带领火凤凰老年歌舞团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紧扣时代主旋律,结合晋城发展实际,先后创作大型文艺歌舞节目《跨过鸭绿江》《咱村里的人》《带着父母去旅行》等,累计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500余场,开展文艺演出160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到20万人次,其中青少年达到11万人次。自编民间广场舞《人说山西好风光》《大公鸡》《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俏山花》《红红火火》等,在全国、全省和我市的文艺活动和广场舞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任同娥说,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去。我们要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发挥自身特长,传承红色基因,传递社会正能量,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党的事业、家乡发展、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在热心公益和服务社会过程中展现银龄风采,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记者王金枝)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