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民政局用心用情用力书写民生答卷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时光镌刻奋斗的足迹,岁月沉淀履职的担当。晋城市民政局紧紧抓住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将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传递到千家万户,用心用情用力书写了“民生答卷”,托起困难群众“稳稳的幸福”。

着力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能力。继续提高全市城乡低保标准,提标后,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8880元,农村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年7320元,救助水平持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2024年共发放救助资金2.58亿元,惠及困难群众3.11万人。

着力开展关爱帮扶走访慰问活动。大力开展暖冬行动,自入冬以来,充分动员组织民政各方力量主动排查,将符合条件人员及时纳入救助范围,新纳入低保特困等对象608人,临时救助869人,累计走访困难群众3.07万人,帮助解决困难103个。全市为14317户困难对象发放取暖补贴474.25万元。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结合市委暖冬行动要求,对城乡低保户、分散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体和部分养老机构进行走访慰问,共走访慰问1238人,机构39所,发放慰问金和物资123.16万元。

着力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提高全市散居、集中供养的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费标准分别到每人每月1320元、1975元,全年为523名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基本生活费804.68万元。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助学范围,为符合条件的10人每年发放5000元资助;为44名孤儿每人发放1万元福彩助学金,为97名贫困大学生每人发放5000元福彩助学金。关爱服务有了新提升,依托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专业社工组织对留守、困境儿童开展上门走访、心理辅导、安全教育、社工小组活动等30余次,惠及1200人次。组织对全市388名农村留守、困境儿童进行走访慰问,发放物资价值5.57万元。

着力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以开展“夏送清凉、冬送温暖”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加强街面巡查力度,及时为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临时遇困人员送上必要的食品、衣物等物资,确保他们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全年全市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85人次,实施跨省及省内护送(接领)返乡50人次,开展街面巡查出动车辆934台次,2787人次。特别自入冬以来,加强街面巡查频次力度,随时接听求助热线并及时处置,联合公安、城管部门组成4个联合巡查搜救小组,携带棉衣被、方便食品和爱心救助卡等救助物资,进行拉网式排查搜救,累计出动巡查车辆182台次、461人次,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2人,实施护送返乡6人,医疗救治1人,成功寻亲2人。

着力用情服务残疾人基本生活。提高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到每人每月82元、109元,全年共为全市3.5万名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5097.36万元。开展精康融合行动,会同财政、卫健、残联等部门制定出台了全市“精康融合行动”实施方案,共完成1300余人的建档评估工作,为全市1010人次精神障碍患者提供了康复服务。

着力汇聚慈善事业爱心力量。晋城市民政局、晋城市慈善总会、晋城市红十字会有序开展“3·28晋城慈善日”“博爱一日捐”社会捐助等活动,开展了“慈爱阳光班”“金秋助学”“大病救助”等活动,发放1943.18万元,救助群众1.5万人。2025年1月,晋城市民政局联合晋城市总工会、晋城市慈善总会启动2025年“送温暖、献爱心”“慈善情暖万家”活动,为全市部分困难职工、农民工、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人员等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价值341.21万元,通过“中慈药品援助项目”为全市患有白血病、肺癌、胃癌、肝癌贫困患者发放援助药品价值606万元。

下一步,晋城市民政局将始终情系全市困难群体,坚定不移践行“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宗旨,凝心聚力兜底线、保稳定、惠民生、促发展,真正让暖心利民政策落到实处,不断增强全市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司琪琪)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