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城区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纳入了保险保障范围,至此晋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全域覆盖。
据了解,2021年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项目启动以来,晋城市将赔偿范围已由原来的15种陆生野生动物范围扩大到全部陆生野生动物;泽州县、陵川县、沁水县、阳城县、高平市、城区先后将该项目纳入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实现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全域覆盖。
为扎实开展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试点工作,晋城市建立了“政府投保+保险理赔+群众受益”的补偿救助机制,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代表政府向保险公司购买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中煤保险所辖各县支公司与晋城市五县(市)林业主管部门签订了保险合同,为每县(市)每年提供1000万元的风险保障,帮助受害百姓通过正当途径取得合理的医疗救助和生产经营损失补偿,有效缓解了政府补偿的资金压力。建立“林业牵头+保险实施+专家参与”的密切协作机制,引导保险机构与农、林、畜牧部门组建工作专班,不断完善工作流程,认真做好承保、理赔台账统计,做好归档管理;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摸清野生动物致害情况。建立联动机制,及时邀请农业专家、野生动物专家现场查勘定损,推动保险补偿更加精准有效,依托村林管员和村报账员队伍,每个行政村确定一名定损员,形成村级统计上传、乡级核实初审、县级保险支公司负责复核定损、市级专家组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机制,确保了野生动物致害高发季节人员到位、措施到位、责任到位,及时开展查勘定损理赔。建立“理赔跟踪+勘查统计+科技赋能”的联合服务机制,通过现场查勘率指标,有效挤压赔付水分、降低道德风险、规避审计和监管风险;采用卫星遥感、无人机、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云平台数据服务和远程诊断管理等新技术赋能,为事故灾害的及时预警和响应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升保险服务效能。建立“优化流程+承诺代办+公开公示”的快速办理机制,推动报案理赔程序更加规范高效便民。建立“公益宣传+自防自救+风险减量”的防灾减损机制,为广大群众生命财产筑牢安全墙。扎实有效的举措,为全省推广实施陆生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工作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中煤保险晋城中心支公司负责人介绍,2023年,晋城市共受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报案852件,赔款415.72万元。今年以来,共受理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报案802件,涉及玉米、小麦、肉鹅、肉羊等,估损约415.95万元,目前正在组织开展查勘定损、收集损失资料、统计受灾农户信息等工作。
通过3年试点,野生动物致害补偿保险机制有效解决了保护野生动物与野生动物致害产生的矛盾,从而保障了广大农户切身利益,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推动了林权制度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