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北城街街道:探寻文字根脉 传承优秀文化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近日,高平市北城街街道扶市村联合高平市国学文化促进会,在仓颉庙组织开展“仓颉造字——天雨粟 鬼夜哭”国学课堂进乡村活动,并举办“高平市国学文化促进会活动站”揭牌仪式,国学文化促进会会员和村民共5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课堂上,高平市国学文化促进会会长宁海龙讲述了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从结绳记事的突破到动物脚印的灵感,再到象形文字的开创,仓颉用智慧创造出了一批原始的象形文字,极大程度突破了结绳记事不够方便灵活的瓶颈。与会人员在宁老师的倾情讲解中,理解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感受到了在中华文化璀璨长河中文字发展的重要意义,表示要将仓颉文化遗产、汉字文化根脉传承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村民王海达说:“仅仅一个‘人’字,就可以派生出百余个相关的字,平时我们天天说天天写的汉字,里面竟然藏着这么多的奥妙。追根溯源,数典思祖,汉字的美,才是中华文明最美的精华体现。”

高平市国学文化促进会的张飞说:“今后,将在扶市村仓颉庙活动站常态化开展国学讲堂活动,将仓颉造字的这幅历史画卷好好描绘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仓颉,更多的人参悟汉字的魅力。”

随后,扶市村郭瑞生带领与会人员参观了仓颉庙,并重点介绍了仓颉庙的历史和主殿的壁画。郭瑞生说:“扶市村将立足仓颉庙文化大院,广泛开展国学文化、非遗传承等活动,推动阵地‘用起来’‘活起来’,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盼来的主阵地。”

下一步,北城街街道将继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现了生态、文化、社会价值与农民经济价值的有机融合,引领文明乡风,赋能乡村振兴,为北城高质量发展再添新的经济增长点。

[编辑:宋钰帆]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