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苏庄村:古村蝶变满目新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初秋的高平喜镇苏庄,天空湛蓝如洗。行走在狭长的石板路,青砖黛瓦,古色古香。树荫斑驳下,微风拂过耳,楹联红、灯笼红、标牌红……目之所及,随处见喜。

在永顺堂戏曲博物馆,游客郭翠凤看得如痴如醉。“在苏庄,近距离感受古建文化、传统婚庆文化、上党梆子文化,非常好,真的值得一来。”

苏庄村背靠牛山、毗邻丹河,北接高平市区、南连河西镇区,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院落24座,是首批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近年来,苏庄村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紧紧抓住晋城市“百村百院”康养特色村建设的契机,融入高平高铁新区,深挖明清古建资源,坚持“文旅+康养”双核驱动,通过整合资源、引入国企,全力打造高平文旅康养“首站”,打响叫亮“太行人家 喜镇苏庄”品牌。

2023年春节和元宵节期间,喜镇苏庄累计接待游客55万人次,创收270余万元,带动当地及周边村民200余人就业,文旅康养产业初显成效。

文旅康养 党建引领定航向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庄村因开办煤矿而兴。2008年煤矿资源整合,苏庄村集体经济断崖式下滑。苏庄村丰富的古院落资源得不到开发利用,即便拿着金字招牌,也换不来村里的变化。

2020年,苏庄村党总支抢抓“康养山西 夏养山西”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举旗定向的作用,通过听民声、征民意、会商讨论、民主决议等方式,在党员干部群众中凝聚起“文旅+康养”的发展共识。经过积极推介、主动谋划,苏庄村成功入选晋城市“百村百院”康养特色村。

随着高平东站的落成、高铁新区的建设,“融入新区、开发古村、打造首站”成为苏庄村党员干部谋发展促振兴的使命担当,苏庄村全力打造“传统婚庆体验馆、明清古建博览馆、民俗文化展演馆、特色民宿庄园”的高平“会客厅”,发展文旅康养产业的乡村振兴之路全面启航。

多元业态 乡村振兴蹚新路

初夏五月,喜镇苏庄人流如织,八方游客慕名而来。

“在这里看到这么古朴、宏大的婚俗表演,特别震撼。我以后也想在这里举办婚礼。”游客闫慧芳和她的家人,在喜镇苏庄欣赏到了独特的媒婆、花轿、迎亲队伍等婚俗表演。

围绕传统“喜文化”,苏庄村将传统的“八礼四节”等民俗文化植入旅游业态,成功解锁传统与时尚、古典与流行的搭配,实现了古村院落的活化升级和创新融合。目前,苏庄村已开发了8处明清古院落及周边古街道,婚俗体验馆、传统银饰博物馆、上党梆子戏曲展厅、特色民宿庄园、西餐文化品鉴等差异化业态萌发壮大,不断释放文旅新活力。

同时,苏庄村不断充实丰富景区业态,创作具有鲜明特色的文艺演出,与省演艺集团合作,打造国内首部庭院沉浸式体验剧《小二黑结婚》,融入高平特色非遗文化、本土特色元素,游客可以进行沉浸式体验、互动性参与、多元化游赏。推出系列民俗文化活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传统观光游向度假游、康养游、体验游、研学游转变,推进文旅康养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真正让古建筑“活起来”,让喜文化“兴起来”,让高平文旅“火起来”。

村企共建 联农带农促增收

今年67岁的贾瑞鱼奶奶在家门口卖雪糕饮料,看着来往的游客,高兴得合不拢嘴:“节假日,每天能收入二三百块。平常人少的时候,每天也有小一百,日常花销不用发愁。再说现在都是二维码,支付也很方便,省心省力。”

这只是苏庄村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发挥联农带农作用,加快共同富裕破题的一个缩影。

早在景区建设之初,苏庄村就与高平市国投集团建立起共建共享、联农带农机制,采取“企业+村集体+农户”的经营合作模式,由国投集团出资建设运营、村集体整合资产入股分红、村民务工自营增收,共同带动苏庄村及周边村民增收致富。景区运营两年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000元增加到1.2万元;村集体2022年收入120万元,比两年前翻了一番,真正实现了村集体收入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守着家就把钱赚了。我们也尝到了文旅康养和乡村旅游的甜头。”一到周末,苏庄村餐饮商户李兴龙就忙得脚不沾地,他家小吃摊的川汤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苏庄村充分发挥紧邻高铁站的区位优势和“喜镇苏庄”的品牌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引进搅拌站、养殖厂、汽修厂、喜镇饭店等,通过资产租赁、土地发包的方式,实现村集体和农民收入双提升。

苏庄村还积极搭建务工平台,成立高平市苏庄古民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分类建立劳务人才库,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向国投集团输送保洁、维修、保安、群众演员、导游等服务人员,吸纳100余名群众就业增收。

通过景区的建设,苏庄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文旅康养蓬勃发展,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幸福感和满意度大幅提高。

在二期项目婚礼堂工程的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等项目建成后,能够满足大中型婚庆、会议、培训等需求,产业链会更完善,游客也会更多。”河西镇党委书记李晓峰信心百倍。他表示,接下来,苏庄村将继续做优高端婚礼产业和乡村生态休闲康养产业,全力打造游客进得来、吃得好、住得美、留得住的高平文旅康养“首站”,全面推进产业转型、群众致富、乡村振兴。(祁笛 冯素军)

[编辑:彭欣]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微信
  • 黄河新闻网晋城频道头条号
本网站由黄河新闻网版权所有      晋ICP备202100287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晋B2-20060016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407189
广告经营许可注册:1401001304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