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近年来,高平市委组织部结合上级有关党员教育培训的安排部署要求,积极探索党员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模式,培育党员教育“全域党校”品牌,取得了显著成效。
党员在哪里,平台就建到哪里。2020年以来,高平市聚焦新时代发展特别是自媒体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需求,依托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积极培育“主体党校+云端党校+移动党校”模式。一是建强“主体党校”。高平市委党校设置了主校区和南山湖、智创城、文华三个校区,在各乡镇和科兴集团成立了分校,在全市首批设置了现场教学点14个,为创新“普通党员进党校”专题培训打下了基础。二是开通“云端党校”。建设了以高平市党群服务中心为主课堂,覆盖乡镇(街道)、市直单位、村(社区)及学校、企业的党员教育视频网络,共建立站点533个,包括县级站点6个、乡镇(街道)站点15个、村(社区)站点334个、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12个、市直单位、学校、企业等站点166个。其中,各站点初装费用为1000元,市财政与基层站点对半负担,建设运行后,每个站点每月使用费为40元。常态化开展“每周一讲”,确保新思想、新思想及时传导到基层。三是用足“移动党校”。在高平市融媒体“今日高平”APP增设了“党员教育”专栏,通过手机端开展实时培训动态直播、点播回放,形成了“一网全覆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云上培训”,让“万人同上一堂课”成为可能。通过建立平台,基层党员学习实现了“三不固定”:不固定培训时间,点开就能看;不固定培训场地,走哪都能看;不固定学习内容,结合需求看。满足了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需求。
谁的水平高,谁就上台讲。党员教育培训,既要上接天线、更要下接地气,便于基层党员领会、感悟、落实。为了让“每周一讲”成为基层党员学习提升的优质平台,高平市从搭建专兼职师资库入手,采取了“领导登讲台、教员到一线、干部进课堂、专家当讲师”的措施。一是邀请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党政班子成员、四大班子领导为党员讲课,结合自身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思考心得,讲解大政方针,解读发展思路,统一思想认识。二是安排党校教师围绕理论政策积极备课,定期登台授课,宣传宣讲党的政治理论,帮助党员锤炼党性。三是有序安排乡镇、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乡村干部、道德楷模等上讲台,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种养技术等方面“个性化”定制课程,宣传政策安排、交流工作经验、传授实用技能。四是邀请专家学者结合高平本土特色开发课程,立足全国、解读高平,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政德文化,推动基层党员见贤思齐。截至目前,市委领导、全市15个乡镇书记、40余名农村“两委”干部、多名优秀讲师等登台授课开展培训70余期,真正做到了把理论讲清、把政策讲活、把经验讲实。国家级专家姜春良,省级专家冯潞、张岩阳等讲授的高平红色文化与创新发展、高平红色建政始末及其规律、经验总结等课程受到党员欢迎。
让经验得到推广,让理论开花结果。依托市委党校开发了“课堂讲授+现场教学”的培训套餐6个、培训线路条,把课堂摆在乡村振兴的产业基地、乡村治理的模范村庄和特色产业的种植园区,创新实施了导师帮带制度,引导基层党员干部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推动党员提升理论指导实践水平。一是党员双带能力有了新提升。野川镇沟村、杜寨等村根据“每周一讲”学习了线椒种植技术和信息,积极发展线椒种植,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野川镇南阳村党员李凤流转土地10亩种植线椒,净收入超过五万元,为周边村民做出了示范。二是村干部治理能力有了新加强。一大批新入职的大学生村干通过“每周一讲”理论学习和优秀支部书记导师帮带,工作理念、村务管理方式方法明显改观。北城街道许庄村大学生村干许嫣文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谋划布局乡村旅游,得到了村民认可。三是攻坚能力有了新强化。优秀村干部关于群众工作法、统筹方法、系统观念的课程受到乡村干部欢迎,寺庄镇箭头村大学生村干李强,与村干部合力攻坚,带领群众打通了村桥头十几年未打通的断头路,得到群众点赞。今年以来,高平市共组织1500名普通党员进入党校开展培训,15000余名村(社区)党员通过“云端党校”同步接受教育培训,“今日高平”APP“每周一讲”专题党课观看人次累计达5万余人次,广泛发动基层群众参与学习培训达10万余人次,切实做到了“让党性营养滋润每一片枝叶”。(李丽娟)